前言
自古佳人多薄命,闭门春尽杨花落。
墓葬文化在古代中国十分流行,尤其是对于有身份的人,他们死后基本上都会举行豪华的葬礼以及丰富的陪葬品陪葬。古人认为死后会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而墓室则是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所以但凡是有身份的人,都会请人为自己精心设计死后的墓穴。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千百年之后,后世的人时不时便会发现古墓。
在1985年,内蒙古通辽市的一个村子里发现了一座古墓,当即便上报给了有关部门,等到内蒙古文化厅的人前来考察的时候,大家都感到惊讶无比,这座墓保存完好,时间久远,于开泰六年(公元1017年)建成,并且没有经过盗墓贼的光顾,还是一座合葬墓。
发现古墓
1985年6月,村民们本在村子旁山坡上施工修建水库,但其中一名村民突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发出了“铛”的一声响,随后周围的几人忙过来帮忙清理干净了,发现这底下竟是一层青石板,有人当即便觉得说是挖到古墓了,于是便赶紧上报给了内蒙古文化厅。
当考古人员勘察的时候,有了惊人的发现,这古墓居然是辽国时期的古墓,而且就其设计来看,这估计是当时的皇室墓葬。这让在场的人都很激动,因为历史上基本上就没有发现过辽国时期的墓,这对于后世研究辽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辽国古墓
辽国王朝始建于公元916年,由当时的契丹族建立。契丹人的文化在辽国统治的两百年间发展得很迅速,文化历史很是璀璨辉煌,更是为后世留下了契丹文字。然后辽国的命运却没能保持很久,当金国对辽国发起了毁灭性的打击后,辽国文化几近断绝,所有的史书基本上都被烧毁了,所以留给后世研究辽国文化的典籍几乎是找寻不到的。
后世的人想要揭开这个神秘的辽国时期的面纱很难,因为基本上找不到相关的资料记载,本来考古人员想从他们的墓葬中寻得蛛丝马迹,但辽国人实在是不善于建筑,他们的墓葬基本上都没什么防护手段,在考古人员找到之时都遭遇了盗墓贼的洗劫,所以留下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不多。所以此次发现的这个没有被盗的辽国墓葬对于考古人员来说很是珍贵,所以考古人员如此在意。
公主合葬墓
当考古人员慎重上报之后,相关部门下发了指令,全力配合他们对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当时的考古人员心情很是紧张,虽然古墓外面看起来一切都是保存完好的样子,但他们还是担心里面是另一副光景。当墓室门最终被打开的时候,考古人员看到墓室内的情景后,才终于放下了忧心。整个墓室保存得十分完好,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也没有在时光中出现损毁,而且最让考古人员惊讶的是,这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合葬墓”。合葬的两人头枕金花银枕,皆戴黄金面具,看起来尽显雍容华贵。
根据墓志铭来看,此墓和考古人员猜测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这墓是辽国时期的皇家之人的墓。墓志铭显示这墓主人是辽陈国时期的公主耶律氏,陈国公主是皇室中人,祖母乃是大名鼎鼎的萧太后,身份极其的尊贵,深受皇帝的恩宠。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公主早年突然病逝,在花一般的年纪就陨落了,离世的时候不过18岁而已。因为这是一个合葬墓,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躺在她旁边的就是她的丈夫了。据悉,她的丈夫名为萧绍矩,同样也是出身显赫的王公贵子,是辽仁德皇后的兄弟。
陈国公主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比自己大十余岁的舅舅萧绍矩,有专家认为因为当时的契丹皇族为了保证血脉的纯正,便要求耶律只能与萧姓通婚,所以才有了这场婚姻。但仅仅不到两年,驸马与公主便相继因病去世,而18岁公主突然病逝究竟是何原因也不得而知,成了一个谜团。据闻,陈国公主和萧绍矩两人的夫妻关系极好,感情十分深厚,在世的时候举案齐眉,只可惜他们两人都英年早逝,未能厮守一生,只有死后合葬一墓,可谓是跨越千年,仍旧相守相伴。
结语
此次辽国公主墓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玉石和金银财宝等,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壁画,这些发现对于考古界来说十分重要,不仅能够让考古人员更好地研究辽国的文化和历史,还能让后世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空白。如今这座辽陈国公主墓已经被列为了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考古价值极高,希望在考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能够让后世之人更多地了解到曾经辉煌一时的辽国!
参考资料:《故陈国公主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