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董事兼总经理车建新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
消息一出,红星美凯龙股价应声下跌,截至当日收盘跌幅达1.36%,市值仅剩125亿元,较巅峰时期的2600亿元缩水超95%。
从借600元起家的小木匠,到身家430亿的“中国mall王”,再到如今因涉嫌违规被调查,
车建新的30年创业路,既是一部白手起家的励志史,也折射出民营企业在时代浪潮中的困境与挣扎。
车建新的起点,是一个典型的草根故事。
1966年,他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泥瓦匠。
16岁辍学后,他带着“学门手艺”的朴素愿望成为木工学徒。
凭借勤快和机灵,他很快在工地上站稳脚跟,不仅包揽师傅的杂活,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家具制作。
1986年,20岁的车建新向亲戚借了600元,带着5个徒弟创办了“红星木器厂”,开启了创业之路。
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一套组合家具订单。
当时,他连图纸都看不懂,却硬着头皮接下活,跑到常州最好的木器厂偷师,甚至假扮顾客到家具店“取经”。
最终,这套家具让他净赚200多元。
此后,他意识到“流通环节才是利润大头”,1991年投资100万元在常州开出第一家大型家具专营商场“红星家具城”,首创“前店后厂”模式,将生产与销售结合。
到1995年,他已在江苏省内开出24家连锁店,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真正让车建新蜕变为行业巨头的,是1996年的美国之行。
参观沃尔玛后,他深受启发,回国后关停亏损门店,转型“家居卖场+品牌聚合”的商业模式。
2000年,上海真北商场开业,红星美凯龙正式走向全国。
2015年和2018年,公司先后登陆港股和a股,成为家居行业首个“a+h”双上市公司。
巅峰时期,红星美凯龙拥有476家门店,总资产超千亿,车建新个人身家达430亿元,被称为“全球mall王”。
车建新的成功,离不开他对“重资产”模式的执着。
从2009年起,他通过自购土地、自建商场的方式快速扩张,甚至成立红星地产涉足房地产开发。
这种“家居+地产”双轮驱动的模式在房地产黄金期确实奏效。
截至2024年,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价值达688亿元,占总资产的59%,土地升值收益超百亿。
但重资产也让红星美凯龙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2020年,红星美凯龙的危机日益暴露。
口罩冲击下,家居卖场客流量锐减,商场出租率从95%跌至83%,租金收入大幅缩水。
与此同时,车建新误判形势,斥资47亿元接盘孙宏斌抛售的金科股份。
结果这笔投资缩水至7.6亿元,直接亏损近40亿。
到2021年,红星控股负债总额高达1966亿元,短期债务超500亿元,而账上现金仅40亿。
为求生,车建兴不得不断臂自救。
2021年将物流、地产等板块卖给远洋集团;
2023年以62.86亿元“贱卖”红星美凯龙29.95%股权给厦门国资,彻底失去控制权。
国资入主并未挽救颓势。
2023-2024年,红星美凯龙连续两年亏损超50亿元,2025年一季度再亏5.13亿。
与此同时,公司被曝财务造假。
2024年因“资产会计核算错误”被财政部点名,导致净利润虚减2亿元。
2025年3月,前执行总裁高爽因职务侵占90万美元被判刑,车建新在案件中的矛盾证词暴露出内部管理混乱。
此次被立案调查,外界猜测或与三方面有关。
一是高爽案牵扯出的腐败问题,
二是国资收购案中的利益输送嫌疑,
三是早年拿地过程中的违规操作。
云南省监委介入调查,可能与其在云南的多个地产项目有关。
红星美凯龙在当地与国企合作开发了7家商场,子公司涉及土地、物业等复杂股权关系。
如今,车建新的故事尚未落幕,但红星美凯龙的命运已难逆转。
截至2025年5月,公司流动负债达289亿元,货币资金仅37.95亿,卖房、借款、关店成为常态。
而家居行业的洗牌仍在继续。
居然之家实控人汪林朋也在4月被留置,传统卖场模式在电商冲击下日渐式微。
车建新曾说:“我靠的是学习。”
但这一次,市场留给他的学习时间,或许已经不多了。
—end—
参考资料
1.大猫财经pro:《又一个首富,被立案调查了》
2.创业邦:《全球播报:市值“蒸发”650亿,红星美凯龙怎么就“崩”了?》
3.中国海油报:《车建新:心中无我 生意定会成功》
4.中国青年网:《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5.eeju:《热点评!利润接连腰斩、市值“蒸发”650亿,昔日家居卖场龙头红星美凯龙怎么就“崩”了?》
6.深水财经社:《红星美凯龙大败局:一个木匠如何玩崩一个家居帝国?》
7.新浪财经:《突发!400亿家居大佬被调查留置》
8.36氪:《400亿家具大佬、常州首富,出事了》
9.世界服装鞋帽网:《20岁的小木匠创业路上的精彩故事》
编辑:小可
作者: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