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再次对汽车行业乱象发出尖锐批评。这位在汽车领域深耕35年的“硬核企业家”,用一连串直指核心的发言,将行业潜规则撕开了一道口子。他直言,所谓“0公里二手车”已形成规模性乱象,三四千家渠道疯狂操作,背后不仅隐藏着库存压价的算计,更折射出整个市场畸形竞争的困局。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车企为争夺市场份额,竟将新车价格腰斩10万元,却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这种“自杀式内卷”正在透支中国品牌的信誉根基。
魏建军的怒火源于对市场底层逻辑的深刻洞察。他揭露的“0公里二手车”实为一场精心设计的数字游戏:新车完成上牌后尚未交付消费者,便被经销商转手抛入二手车市场。懂车帝、瓜子二手车、闲鱼等平台上,此类车辆比比皆是。表面上看,消费者似乎捡了便宜,实则落入了“新车秒变二手车”的陷阱。这种操作不仅扰乱价格体系,更让库存压力转化为灰色利润,彻底击穿了汽车流通领域的底线。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主机厂甚至将新车下线后直接上牌,只为伪造“热销假象”取悦资本市场,这种虚报销量的行为早已沦为行业公开的秘密。
当“降价狂欢”成为车企的生存法则,魏建军的质疑显得尤为尖锐。他犀利指出,部分产品从20多万元降至10多万元的疯狂操作,背后必然伴随着偷工减料和安全性能缩水。这种“以价换量”的逻辑,不仅让消费者沦为“试验品”,更让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口碑岌岌可危。一位刚购入15万元国产车的消费者或许无法理解,半年后同款车价格暴跌至10万元,这种“买亏五万”的现实,正在摧毁消费者对国产车的信任基石。魏建军的质问振聋发聩:“什么样的工业产品能降10万还保证质量?这绝对不可能!”
面对行业乱象,魏建军的批判并非单纯发泄情绪,而是基于对产业长期发展的深切忧虑。他痛陈当前汽车圈“过度宣传、过度夸张”的风气,直言消费者权益正被虚假营销吞噬。当车企将普通技术包装成“黑科技”,将驱动电耗与综合电耗混为一谈,普通消费者几乎陷入“带着计算器买车”的荒诞境地。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恶性竞争正在侵蚀中国汽车产业的根基——一旦消费者因质量问题对国产品牌失去信心,多年积累的市场成果将瞬间归零。魏建军的呼吁掷地有声:唯有坚守底线思维,才能避免行业重蹈“恒大式崩盘”的覆辙。
这场由“0公里二手车”引发的行业地震,最终指向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当车企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铤而走险,谁来为消费者的权益兜底?魏建军的发言犹如一记警钟,提醒行业:过度内卷的狂欢终将反噬自身,而唯有回归商业本质,守住质量与诚信的底线,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赢得全球市场的尊重。对于消费者而言,购车时更要擦亮双眼,避免被“低价陷阱”蒙蔽,毕竟,真正的实惠从来不是用安全隐患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