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合资电车的销量都很差?看完丰田验证码的设计,你就不奇怪了

你有没有发现:

新能源车在中国越卖越火,动不动就是月销破万、半年翻番;

可偏偏那些耳熟能详的大牌——什么丰田本田奔驰、宝马——一到电车领域,统统哑火。

拿丰田汽车来说,2024年它在全球的新能源车销量也才29.5万辆,在国内更是屈指可数。

本田、宝马、奔驰也没好到哪去,有的甚至比丰田还惨。

这就很让人纳闷了:

你说它们没名气?不可能;

你说它们没技术?更说不过去;

可为啥就偏偏电车卖不动?

很多人可能下意识觉得,是起步太晚、不懂新能源、不接地气。

我一开始也这么以为的,但当我认真研究了“丰田验证码”的设计逻辑后,我才恍然大悟:

这真的不怪中国人,但凡一个正常人有得选,都不会买它们的电车。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就是这车的开门设计,真的有点“逆天”。

实话实说,这些年我也试过不少电车,见过奇葩的设计不在少数;

可像这辆车这么“折腾人”的,还真是头一回。

别人家搞隐藏式门把手,再怎么隐藏,按一按、拉一拉也就开了,顶多样子怪点,不影响使用。

但它这不是设计“高级”,是纯属“添乱”。

你想开个门?

先按一下一个位置不太明显的按钮,再把手伸进去,往下“抠”一下,才勉强能把门拉开。

尤其是对女生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

指甲长一点的,轻则卡壳,重则直接崩掉——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好吧,你以为进车里就好了?

更离谱的在后头:

车内开门竟然也不是正常一拉就行,而是要先伸进去“掏”一个像手刹一样的机关,然后按住向上再推开门。

就这操作流程,一般人第一次上车,基本得花上半分钟研究一遍。

很多网约车司机都被搞烦了,干脆在门边贴个A4纸“操作说明”,提醒乘客怎么开门、怎么下车。

你说都什么年代了,车门还需要“说明书”?这是卖车还是卖智商测试?

真不是吹毛求疵,而是这事儿搁谁身上都能被劝退。

其次,驾驶操作上也实在有点“反人类”。

开门不方便,你以为开起来总该正常点了吧?

结果才发现,它不是不懂电车,而是压根不想让你开得舒服。

先说转向灯。

正常车都有个拨片,手感清晰,方向盘怎么转都不会影响你操作。

它倒好,直接给你搞成了方向盘上的两个按键——

打完几个弯,你根本不知道哪个是左,哪个是右。

更离谱的是,丰田为了“帮你分清”,一个键做成了凸的,一个做成了凹的……

问题来了:

你正常设计不就好了吗?何必这么画蛇添足!

再来说说挂挡。

你以为至少还是常规档把,或是电车流行的怀挡?都不是。

它整了个圆形旋钮,按一下,再左右旋两下,才能切换挡位。

操作起来像极了小时候用的“燃气灶旋钮”,搞得我都怀疑车启动后,是不是得点个火先。

关键是——没提示、没挡位回馈,坐上去真有点“玩密室逃脱”的意思。

一套流程走下来,不仅体验割裂,而且让人极度不安。

你根本不知道哪一步做对了,哪一步车已经准备好了。

唯一确定的,就是你的烦躁情绪已经满格。

最后,就是日常操作也不方便。

说得直白点:你每开一次,都像在挑战生活的底线。

储物空间为例。

正常车,怎么也会给一个顺手的扶手箱吧?

结果它这台车,竟然把扶手箱做成了一个“机关”——

你想打开,不能从上面掀,必须从后排掀起一个暗扣,弹出一个小托盘!

对,前排主驾坐着是真的很难开,必须后排乘客配合一下。

那请问,我是开车的,还是在请人“协助开车”?

而更讽刺的是,弹出来的那个托盘,空间小得离谱,最多放几个手机。

说它浪费电车空间优势,真的是一点不冤。

再说操作系统。

主驾驶侧只有一个车窗升降按键——没错,是“一个”。

你想控制哪扇窗?得先拨动下方一个黑不溜秋的小拨杆。

上拨控制左后窗,下拨控制右后窗,再交替轻按主/副驾窗——

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时差点以为这是某种“开发者模式”,没激活不能全开。

还有那个仪表盘,复古到令人发指。

又小 ui 又丑,真有点“80年代收音机+液晶表”的既视感。

整体感觉就是:

丰田做电车,不是为了让你方便出行,而是让你“重新做人”。

你要是开了三天还没崩溃,那真得给你发个“忍耐大师”认证。

就这种情况,参考这辆车,合资车的电车销量差,真的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