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年审对于所有车主来说都不陌生,因为它跟我们的养车用车息息相关。年审是机动车正常上路行驶的必须条件,也是车辆安全运行的保障。根据规定,所有的汽车上路都必须按时参与年审,取得检验合格标志。
最近几年,汽车年审规定在不断变革,相关部门优化和调整了私家车的检测周期,取消了一些不符合当前实情的年审规定,让审车检车越来越轻松,这一系列的改变体现了公安部“放管服”政策的办事宗旨,提高了审车的效率。
当汽车年审管理逐渐放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取消机动车年审。他们认为,刚出厂的新车一切运行条件完好,没有检测的必要。汽车年审以6年为一个临界点,新车6年之内免于上线检测,6年之后就需要按时参与年审。虽然新车“6年免检”,但是车主需要按时办理电子年审手续,这一规定让很多人觉得十分麻烦。既然新车可以免于年审,为啥还要每隔两年领取一次电子年审合格标志那?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根据定义,汽车年审是对车辆运行状况进行的一次安全技术的评估和检验。而新车在办理年审手续,领取电子合格标签的时候并没有实施系统的检测,仅仅是加盖一个公章就完事,很多车主觉得这样的年审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呼吁相关部门将其取消。汽车年审已“名存实亡”!为什么还不废止?专家说出重要原因。
●加强年审管理有利于减少交通违法的产生,降低事故率
年审是汽车运行过程中的一次安全技术检验,这跟交通违法有何关系呢?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其实,汽车年审跟交通违法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都知道,审车时需要把所有的道路交通违法处理完毕,否则将不能参与年审。假如新车在6年免审期内不用领电子年审合格标志,那道路违法将会更加猖獗。
试想,如果一辆车上路后六年不要求处理违章,那平均每年的违章次可能会达到上百次?这不是夸张,曾经曝出的“违法王”车辆累计扣分3566分,仅罚款就超过10万元。所以,按时让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参与年审,每两年领取一次电子年审合格标签,这不仅可以让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每一辆车的运行状况,而且有助于约束车主在日常驾驶中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显然,这对于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年审的意义是为了保障车辆合法上路,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安全行驶。遵守交通规则跟行车安全密不可分,私家车在“6年免检”期间,车主每两年领取一次电子年审合格标志,这是一项强制性的规定和要求。这一规定看似“名存实亡”,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汽车年审,大家有什么意见或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