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工信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建议)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截图。
这一举措被视为车企“60天账期承诺”满月后监管动作的延续,不仅为供应商提供了明确的反映渠道,也标志着车企承诺进入“可验证”阶段。工信部表示,此次开通反映窗口旨在受理中小企业有关问题(建议),推动重点车企改进管理流程、优化支付方式,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落在实处,切实履行账期承诺,惠及广大中小企业。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工信部此举能强化政策执行监督,建立起中小企业反馈机制,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约行为,有助于增强企业对政策执行的信心,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长账期诟病已久,车企集体承诺“60天账期”
一个月前的6月10日-6月11日,广汽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赛力斯、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等17家车企相继宣布承诺60天支付账期。
事实上,汽车行业长期存在账期显著延长、严重挤压供应商现金流的情况。有供应链企业表示,部分车企将账期延长至180天,叠加降价压力形成双重“绞杀”,企业为保订单被迫接受“降价15%+延长账期60天”条款,导致现金流周转天数突破240天警戒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此前梳理包括北汽蓝谷、小鹏汽车、长安汽车、蔚来汽车、江淮汽车、零跑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赛力斯、吉利汽车、比亚迪和广汽集团在内的13家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发现,2024年13家车企周转均值约为174.15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虽然并不完全等同于车企给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却也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欠款的一个指标。
京西智行全球首席执行官刘喜合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行业供应商账期问题积弊已久,账期很长。为了维持运营,供应商可能需要依赖短期贷款或应收账款融资,财务成本高、流动性差,也极大限制了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和工艺革新等方面的投入意愿。
对于账期较长的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颜景辉分析称,车企把资金压力上移供应链层面,下移至经销商层面,从而减少车企本身的资金压力,节省财务费用成本。主机厂特别是一些大的主机厂家比较强势,加剧了中小型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资金压力、经营困难等。
他进一步表示,特别是在目前汽车及市场价格“内卷”、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长账期使得供应商的经营、资金周转遇到很大的挑战,同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供应商也很难进行技术革新和品质提升。
有零部件企业方面表示,价格战肯定会导致对供应链进行大力度的降本,整车厂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进一步被挤压。零部件供应商净利润率已从2015年的9%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3.8%,中小供应商现金流储备普遍不足3个月运营需求。
设专门通道,车企承诺进入“可验证”阶段
在17家车企集体承诺后,工信部曾发声称汽车企业主动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对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车企集体承诺一个月后,7月9日,工信部上线“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
该窗口主要受理4类问题(建议),一是重点车企未践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超过60天;二是重点车企设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时间、无正当理由拖延出具检验或验收合格证明等方式变相延长支付期限,以及以收到第三方货款作为支付条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项;三是重点车企强制或变相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四是重点车企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的其他问题。
柏文喜表示,17家车企承诺“60天账期”但落实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工信部开通反映窗口能够强化政策执行监督,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约行为,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维权渠道。
在他看来,工信部的介入和监督有助于增强企业对政策执行的信心,提升政府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鼓励更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指导行业机构研究制定汽车行业结算支付规范,推行合同范本,进一步规范汽车企业供应商货款支付流程,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