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这帮设计师终于开窍了!多少年来被诟病的奇瑞车标,搁那个锅盖样式上磨叽了二十多年,终于肯换了。讲真,我08年刚入行那会儿测过奇瑞几次,每次提到它那车标就犯嘀咕——这玩意儿咋看都像个不明飞行物,啥设计灵感啊?直到昨天在车展现场,看到全新奇瑞车标,那一刻真有种"孩子终于长大了"的感觉。
这回的新车标,甭管你认不认同,起码有他娘的设计逻辑了。扁平化的花瓣样式看着就顺眼多了,而且还解决了个技术痛点——原来那个立体车标对毫米波雷达信号干扰不是一般的大,我测过好几台奇瑞,高速上ACC总是莫名其妙罢工,后来琢磨半天才发现这破车标在捣乱。新车标扁平化设计不仅好看,还给智能驾驶系统腾地方了,这进步,我给满分!
全新方盒子设计到底啥水平?坦白说,第一眼瞧见这车我就想到了仰望U8。虽说外观上差了那么点韵味,但方盒子造型的基因是挺像的。不过,这车可不是一般的方盒子造型,看侧面线条就知道,奇瑞这次是真下功夫了。前格栅处理得很有态度,灯组设计也颇有豪华感,不再是那种一眼望去就知道是山寨的廉价感。我之前一直觉得国产车做不出硬派SUV的味道,这次真被打脸了。
说到底盘系统,有点意思了。最近奇瑞砸了不少钱在底盘调校上,这事我是知道的。有个老同学现在就在奇瑞做底盘调校,前段时间吃饭时他透露,奇瑞这台车光底盘就反复调了37个版本。我就纳了闷了,以前做底盘能简单就简单,能凑合就凑合,咋这回这么认真?后来一试,我懂了——这底盘不是单纯为了舒适,而是为越野调的。最小离地间隙突破200mm,接近角离去角都超过40度,这参数已经逼近一些专业越野车了。
试驾当天正好赶上下雨,本来想测测四驱系统,结果测试场地积水太深不让下。心说这不是白瞎了,不过工作人员透露了个不得了的信息——这车采用的是全时四驱系统,而且是智能版本的XWD四驱。先解释下啥是XWD,就是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动力分配,甚至可以100%将动力分配到单轴。这技术咋说呢,放在五年前绝对是百万级豪车的标配,现在被奇瑞给用上了,还真有点小震撼。
电机配置是个惊喜,不对,应该说是惊吓。之前听说这车会上双电机四驱,实际一看参数表,好家伙——前后两个永磁同步电机,前电机最大功率160kW,后电机195kW,总功率355kW!我没看错吧?这动力水平已经超过了很多豪华品牌的旗舰电动SUV了。不过话说回来,光有功率没用,调校才是关键。记得前年测过某国产品牌的电动车,号称300多千瓦,结果动力输出跟挤牙膏似的,还不如200千瓦的合资车利索。
电池这块有点拿不准。官方宣传是采用了81.76千瓦时三元锂电池组,号称CLTC续航里程可达501公里。不过老司机都懂的,CLTC工况嘛,呵呵。我个人估计实际续航最多350-370公里。要说现在车企最欠缺的就是这种诚信,都喜欢玩数据游戏,搞实测的时候一个比一个难看。我建议奇瑞坦诚一点,搞个"体验续航"的概念,让消费者知道真实的数字,反而会收获更多信任。
驾驶辅助系统拧巴得很,硬件挺豪华——毫米波雷达加5个摄像头,甚至还上了激光雷达,堪比豪华品牌的配置。但软件层面就有点令人纳闷了,自动泊车三次两次失败,高速辅助驾驶也不够平顺。这让我想起15年测试第一代L2级辅助驾驶系统时的感受,技术是好技术,就是不成熟。不过奇瑞承诺会通过OTA不断升级,这点我倒是相信,毕竟软件迭代比硬件升级容易多了。
内饰是我的槽点,虽然用料没得挑,但设计风格怪怪的。驾驶位那一圈全是屏幕,看着挺高科技,实际用起来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看。方向盘手感也不咋地,转向操控就像老式游戏机的摇杆,缺了点精准感。倒是座椅出乎意料地舒服,侧向支撑做得特别到位,连续转弯也不会让你有被甩来甩去的感觉。
说到底,奇瑞这次真的拼了。新车标、硬朗造型、四驱系统、大电池组,样样都在跟高端品牌对标。难得的是,这回不是盲目模仿,而是找到了自己的路子。价格还没公布,但听业内人士透露可能会在30万出头,这个价位放在同级别里已经不算便宜了。比亚迪仰望U8固然厉害,但人家卖到百万级了,奇瑞这台车要是真能做到宣传的那些功能,30万确实挺香。
总结就一句话:奇瑞终于不再只会攀比参数表了,开始做真正懂车的人会买的车了。这车能不能成,还得看市场检验,但起码我这个老司机被勾起了兴趣,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好了,回见,下周我们聊新一代A3轿跑为啥敢卖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