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2023年10月10日17:19:05 汽车 1927

9月28日,中秋节前一天,smart向用户推送了最新版本的OTA升级。本次升级涉及动力/座舱/辅助驾驶/车身/网联等领域,新增功能14项,优化功能20项。

这是自去年11月首次OTA升级以来,323天之内,smart向用户推送的第5次OTA升级。这一速度,放在合资品牌之中,是绝对的“遥遥领先”。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我们一直在关注smart品牌的个性、潮流、性能、乐趣,但是却常常忽略了在品牌和产品焕新之后,smart品牌所体现出来的更加高效、更加强大的研发实力。OTA的频次与效率,其实是最显而易见的证明。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只是“研发”这两个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过于深奥,所以,为了让大家搞清楚smart都在研发些什么?研发人员都在干什么?节前,smart举办了首次“研发灵感开放日”

在我的印象中,这应该是smart品牌第一次举办技术分享活动。


“中欧双核,全球布局”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首先,smart在研发上强调的是“中欧双核”。

从精灵1号(smart #1)诞生开始,smart品牌就呈现出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面貌,它不仅转型成为了一个纯电动品牌,而且更加中国化。

过去smart燃油车的生产研发基地是在欧洲,而现在,销往全球的smart电动车都在中国生产,研发则是由中国和德国合作进行。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初代smart fortwo

据了解,smart已经在中德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其中,全球研发中心位于宁波杭州湾,智能驾驶及软件开发中心位于上海,欧洲研发测试中心位于斯图加特

中国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为42岁,人均拥有3-4个车型的开发经验,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50%。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smart品牌全球公司研发副总裁 羊军

当被问到中国与德国在研发方面的分工时,smart品牌全球公司研发副总裁 羊军言简意赅地表示:“德方负责造型,中方负责工程”

言下之意,电动车最重要的三电系统、车身结构、智能化等技术,都是由中方负责。这是smart与传统的合资品牌最大的不同,也是smart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中方才是主要的技术输出方,掌握着更大的话语权。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这种合作模式,保证了smart的产品能够更贴近中国消费者,在中国市场更具竞争力,同时,也保证了smart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毕竟,在“全球最卷”新能源车市场能打的产品,拿出去自然也是不会差的,许多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而“中欧双核”的另一重优势,就是smart的产品能在中、欧消费者的需求中取得更好的平衡。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举个例子,smart #3在开发的时候,就考虑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后排大空间的需求,虽然造型是在欧洲设计的,但是中方团队极力争取在不破坏造型美感的前提下,保证车内实用空间。最终经过多轮优化,将这台紧凑型轿跑SUV的后排也做到了适合家庭多人出行使用

同时,在开发时,欧洲也提出了需要大储物空间的需求,因为欧洲用户出行经常会带大水瓶,需要有位置可以放置。因此中方工程团队又优化了门板的音响布局,将低音扬声器移到前舱中,从而获得了可以放下一个大水瓶的门板储物空间。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在smart的产品开发过程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保证了中欧双方用户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今天smart所呈现出来的产品形态,都是“中欧双核”共同促进的成果。欧洲人喜欢小车,中国人喜欢大空间,因此smart的产品“紧凑于外,宽适于内”,拥有很好的空间利用率。欧洲人喜欢驾驶,中国人喜欢舒适,因此就算是smart最具性能的BARBUS版本,底盘同样做到柔韧舒服。

这对产品开发来说,无疑是加大了难度,但是收获的结果就是,smart在双方市场中都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想要在欧洲卖车,“合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欧洲市场拥有丰富经验的smart在这方面获得了多个国内第一:

- 国内第一个申请e1(德国)欧盟整车型式认证并获得型式批准的制造商;

- 国内第一个(全球第八个)获得E1(德国)R155 网络安全VTA(型式认证批准)的制造商;

- 国内第一个(全球第七个)获得E1(德国)R156软件升级 VTA(型式认证批准)的制造商;

同时smart也是国内第3个获得欧盟GSR 2.0新法规整车型式认证批准的制造商。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在欧洲获得的认证,也为smart打开全球市场开了绿灯,拿着德国/欧盟的认证去澳洲、东南亚市场,能大大缩短当地的认证难度和时间。

与此同时,smart的研发团队还要和当地市场进行更加深度的本土化研发,比如在马来西亚市场,smart与宝腾汽车进行了合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带来了符合马来西亚当地法律法规,而且菜单、语音助手适配了当地语言、使用习惯的右舵车型。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在今年底之前,smart将完成全球13个国家、地区的销售渠道布局,包括以色列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这是“中欧双核、全球布局”研发理念下的成果。

下一步,smart还将探索在海外建厂的可能,在“新合资时代”,将德国的工业设计和中国的新能源车技术带到全球。


前瞻布局,智能为先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在smart官方给到我们的资料中,有一些总结性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smart的研发理念。

“三大品牌价值”:

新奢 New Premiumness

科技 Future Tech

潮趣共创 Avant-garde Co-creationŸ

“smart 产品开发六原则”:

Premium Design 轻奢设计

smart space 紧凑于外,宽适于内

Co-branding Platform 跨界合作

Connectivity 前瞻性芯片布局

Performance 性能

Safety&ADAS 主被动安全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其中,我们最为关注的,也是smart此前讲得最少的,当属“前瞻性芯片布局”。

2019年1月,smart #1立项之时,当时市面上最领先的车机芯片还是高通820A,并且还仅有少数车型搭载,尚未普及。

当时汽车行业的算力内卷竞赛还未开始,820A的性能在当时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smart的研发团队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了高通的下一代车机芯片,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8155,确保上市即领先。

结果证明了smart研发团队的选择是具有远见的,3年之后,当smart #1上市之时,高通820A的性能已经落后了,而且直至今天,高通8155都是市面上最好的车机芯片之一。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这是往回看的部分,而再往前看,smart在“前瞻性芯片布局”的路上还要走得快。smart明年推出的全新车型,车机芯片将全球首搭AMD v2000 ,也就是特斯拉现在车机所用芯片的下一代产品,它的CPU算力高达 394K DMIPS,是高通下一代车机芯片8295算力的两倍。

强大的芯片算力将支持smart车内增加更多、更好的硬件,座舱内将会搭载显示质量更好的AMOLED屏幕和AR HUD,支持多屏显示更是不在话下。这个部分,smart透露的信息并不是很多,他们还是想将惊喜留到明年年初新车发布之时。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而在辅助驾驶方面,smart的下一代产品将使用两种方案并行的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需求。

第一种方案是smart Pilot Assist 2.0系统,它是与Mobileye深度合作的产品,基于Mobileye SuperVision技术打造,配备11个自动驾驶摄像头和1个驾驶员注意力监测摄像头,可以实现高速领航辅助驾驶。

这套系统今年第四季度就能量产交付,国内率先使用。因为合作伙伴Mobileye在欧洲有丰富的智驾量产经验,他们更熟悉如何满足欧洲的法规与要求,所以,未来一段时间这套系统将主打欧洲市场。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第二种方案是smart Pilot Assist 3.0系统,硬件上它将使用英伟达Orin系列芯片,配备激光雷达,软件上实现自研。这是一套更高阶的方案,可以实现城区的辅助驾驶,未来将主打中国市场。

为此,smart特别成立了一家公司——智马达机器人科技公司,他们的目标是:“实现高级别智能驾驶软件全栈自研,构建业界前沿的出行机器人科技研发平台,赋能明日都市智能交通与生活”。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智驾技术团队的组建,负责人是自动驾驶专家 陈大宇,他拥有16年的自动驾驶研发经验,曾任职宝马自动驾驶产品负责人,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工程方面的专家。

此外,smart还与英伟达携手,开发了全新的智能驾驶专用数据中心,以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加速智驾系统和AI系统的研发。

总之,在自动驾驶自研这件事上,smart已经全面展开了架势,并没有因为吉利集团持股的关系,而采用“拿来主义”。在研发方面,smart依然具有独立性。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当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吉利集团旗下,极氪极星等品牌同样也在进行着自动驾驶自研,兄弟公司之间,包括数据在内的很多资源是可以共享的,所以相比那些从0开始的造车新势力企业,smart可以用更小的投入获得相近的成果。

smart Pilot Assist 3.0系统将在2025年之前面世,这个进度谈不上领先,但是至少能够保证不会落后于时代,这是smart现阶段在智驾方面所追求的。

毕竟起步较晚,想要一跃成为智驾领头羊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是后发优势可以保证smart少走弯路,结合集团优势小步快跑,差距可以逐步缩小。

smart内部对于智驾产品迭代速度的要求是“月度更新,三年迭代”,并且,在研发方向上要求定制化功能和用户共创,以不断拓展用户的“信任里程”,满足用户需求。


好戏在后头

说实话,这次活动上,smart团队对外的表述是比较含蓄的,很多话都是点到为止,并没有透露太多下一代产品的细节信息。

因此,很多技术亮点的描述因为缺乏在产品上的体现,而显得虚无缥缈,不够振奋人心。

谈论技术时,smart会谈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后来了解到,因为smart的产品在欧洲的上市时间总是比国内晚半年左右,有了这层顾忌,所以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和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把牛吹在前面。

好在,明年上半年,我们就将见到smart的全新车型,并且据透露,后续smart的经典车型也有电动化的计划。这个有趣的品牌,依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期待的东西。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最新召回!涉及奔驰、宝马、一汽丰田等品牌 - 天天要闻

最新召回!涉及奔驰、宝马、一汽丰田等品牌

5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召回通告,涉及多家汽车品牌。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披露了月度召回情况,4月,共11家汽车生产企业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宣布召回共计0.72万辆汽车。
直营有礼︱一图读懂N9各项配置锁定你的心动之选 - 天天要闻

直营有礼︱一图读懂N9各项配置锁定你的心动之选

购车何必东奔西走,直营店优势一目了然,无需担心被隐藏费用、额外费用所困扰,价格公开透明,费用一目了然。洛阳龙门大道中心和洛阳杜预街腾势体验店作为厂家直营店为您提供全方位专业的购车一站式咨询和保养服务,让用户买车更放心、换车更开心、用车更舒心
入门即满配!16.98万起的海狮07DM-i,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惊喜? - 天天要闻

入门即满配!16.98万起的海狮07DM-i,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惊喜?

自被发明以来,汽车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作为通勤工具使用;不过,随着科技与电气化技术的发展,车载功能和多场景化的出现,汽车的价值标准也在发生的变化。当然,至于能给消费者创造如何丰富的体验,那还得看车企技术底蕴和创造力。如今,比亚迪正在引领一场新的变革。日前,比亚迪旗下海洋网产品矩阵再次扩容,海狮07DM-i正式...
上汽奥迪Q6 quattro纪念版上市,售价46.76万元 - 天天要闻

上汽奥迪Q6 quattro纪念版上市,售价46.76万元

​5月10日,我们了解到,上汽奥迪Q6 quattro纪念版上市,新车售价46.76万元,它是一款新增车型,整体外观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它继续采用7座的布局。奥迪Q6是一款不怎么得志的车型,毕竟它挂着....
五月购车宝典,CR-V销量口碑铸就全能价值典范! - 天天要闻

五月购车宝典,CR-V销量口碑铸就全能价值典范!

五月,一个充满生机的购车好时节。若您正为如何选择一款称心如意的座驾而思量,不妨将目光投向东风本田CR-V。这款凭借卓越销量和坚实口碑铸就的全能价值典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消费者,更有五月专属政策为您购车再添一把火。
3年热销25万辆,加量不加价,限时能省4万多! - 天天要闻

3年热销25万辆,加量不加价,限时能省4万多!

说到市场上的家用SUV,很难绕开理想L系列,从2022年6月理想L9交付以来,3年不到的时间,理想L系列已经推出了L6、L7、L8、L9四款车型,价格覆盖从25-45万元价格区间,提供5座和6座车型,累计交付更是已经突破了25万辆。2025年5月8日晚,理想L系列车型智能焕新版集体上市。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保持外观设计整体不变,但是...
王化感谢ultra挖孔版车主支持 - 天天要闻

王化感谢ultra挖孔版车主支持

5月10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转发了福建首台挖孔版小米SU7 Ultra车主的一条博文,并表示:“有大家的支持,真好。感谢!”该车主表示:“作为十多年资深米粉,看到#雷军说过去1个月是创业最艰难时期#,内心满是触动。小米SU7 Ultra让我体验到科技魅力,也知道背后研发的不易。雷总和小米团队的坚韧大家有目共睹,艰难...
速看!5月首周汽车品牌销量榜,比亚迪遥遥领先,新势力上位 - 天天要闻

速看!5月首周汽车品牌销量榜,比亚迪遥遥领先,新势力上位

根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5月第1周(4月28日至5月4日,2025年第18周)国内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排名正式出炉!从榜单来看,比亚迪以绝对优势蝉联冠军,周销量逼近6万辆大关;大众、丰田分列二三位,但销量同比持续承压;理想、鸿蒙智行、零跑等新势力品牌表现亮眼,小米汽车首次冲入前30名。传统豪华品牌分化明显,宝马、奥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