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三摩呬多地(二)——《瑜伽师地论》笔记(五0八)

(卷十三)“或由未圆满故,名非定地。谓虽得作意,然未证得加行究竟,及彼果故,不名为定。”

“非三摩呬多地”的第七种相貌是“未圆满”,《披寻记》中解释,“此中加行究竟,谓加行究竟作意。言彼果者,谓加行究竟果作意所证诸根本定。由是当知,名有作意。七作意中,前五所摄。”虽然已经“得作意”了,心念已经能和禅定的一少分作意相应了,也就是证得了近分定。

“得作意”如果按照七种作意来讲,指的就是成就了前五种作意,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但还没有证得“加行究竟”作意,和“加行究竟果”作意,没有证得根本定。所以说“由未圆满故,名非定地”。


“或有杂染污故,名非定地。谓虽证得加行究竟果作意,然为种种爱味所惑,染污其心。”

第八种相貌是“杂染污”,虽然证得了加行究竟果作意,七种作意都成就了,证得了初禅,或者二禅、三禅、四禅。但却对所证得的禅定境界,产生了爱味,心念被爱味染污了,这也属于”非定地“。

“或有不自在故,名非定地。谓虽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其心亦无烦恼染污,然于入、住、出诸定相中,未得自在,未随所欲,梗涩艰难。”

第九种相貌是”不自在“,虽然已经证得了加行究竟果作意,心念也没有被爱味染污。但在入定、住定、出定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还是有阻碍,不是很顺利地入定、住定、出定。入定的时候,不是自在的,住定、出定的时候也不自在,这也称为”非定地“。


“或有不清净故,名非定地。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然唯修得世间定故,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未名为定。”

第十种相貌是”不清净“,虽然能在所证得的禅定中,入、住、出定没有阻碍,都很顺畅,都很自在。但因为所证得的禅定,是属于世间的禅定境界,不是出世间的禅定。所以不能永断烦恼,烦恼的种子还在,还有烦恼随眠的诸心心法。这种情况也不能称为定,还是属于”非定地“。

“或有起故,名非定地。谓所得定虽不退失,然出定故,不名为定。或有退故,名非定地。谓退失所得三摩地故,不名为定。”

第十一种相貌是”有起“,虽然所证得的禅定没有退失,但出定后,就没有定了。也就是说入定的时候有定,出定以后,心念就散乱了,没有定的境界了。这也不能称为定,属于”非定地“。第十二种相貌是”有退“,就是从所证得的禅定境界,退转了,失掉了禅定的境界,这也属于”非定地“。


这部分讲解非三摩呬多地的内容,从粗的非定地讲到细微的非定地,对于定境界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如果把它当成是得定的标准来看,就是凡夫修行禅定的一条指引,直至修行出世间定的主线。对实修感兴趣的学人,应该对这部分内容多加思维。

本论第六十三卷中,讲了对于这六种情况的对治,有兴趣的学人可以参考学习。其中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就不解释了。

“依止第七现在前故,应于微劣所得定中,不生喜足。依止第八现在前故,于诸杂染应观过失,设生爱味所/有杂染,寻即除遣,不应恋著。依止第九现在前故,于三摩地应无间修,又应善巧通达其相。依止第十现在前故,应当猛利修谛善巧。依第十一现在前故,为令不退,应不放逸。依第十二现在前故,即为彼事,应修远离,如理作意。应随顺前,修习无间、殷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