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时,最初并不适合中国文化,因为任何一个异质文化进入中国,要跟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区别,也就证明这个文化没有任何特点,也就不可能造成冲击效应,所以佛教进入中国是要跟中国文化折冲磨合,才能逐渐融入中国的文化,
佛教进入中国后,跟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冲突有,比如佛教规定出家者必须剃度,而中国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佛教不允许结婚称之为“不邪淫”,但中国的孝道文化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佛教不允许它的教徒跪拜,认为如果教徒要跪拜,也只能跪拜佛陀,而中国人自古就有跪拜长者、跪拜皇帝等等,
因此佛教进入中国以后,要想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它一定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在儒、释、道三教鼎立的总格局中,儒家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取得协调,为此甚至不惜编造出大量的伪经,如在佛教经卷中有这样一部经卷叫《父母恩重难报经》,我们一望而知是中国人伪托的佛经。
由于中国佛教具有协调性这种功能,才使得佛教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来利于本身的发展,也是佛教在众多宗教中,唯一与中国文化全面融汇,佛教的思想保留并得以长期渗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