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 释迦牟尼佛与箭术

说起释迦牟尼,很多人以为他只是个传道受业的佛学家。事实上,除了作为佛学家,释迦牟尼还是一个“射手”,师兄们千万别觉得我在胡说八道,接着往下看。

在佛陀释迦牟尼说法过程中,时常用到射箭的比喻,每一个比喻都非常精妙,发人深省。

目录

  1. 深谙射术的王子
  2. 从中毒箭阐述佛理

深谙射术的王子

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前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名字叫乔达摩·悉达。贵为王子的世尊在少年时代接受了很多那个年代的精英教育。

由于从小学习各种辩论、箭术等等,因此还是少年的世尊凭借超高天赋和后天教育成为了一名射箭能手。他曾是释迦族里最擅长射箭的。

世尊十几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净饭王为了提倡武术,举办了一次武艺竞赛大会。在竞赛的时候,他的堂弟提婆达多一箭射穿三个铁鼓,他的弟弟难陀也是一箭射穿三鼓,都赢得热烈的掌声。

轮到释迦牟尼时,他嫌普通的弓箭力量太弱,令士兵到武库中取来祖传的良弓,然后一箭射去,射穿七个铁鼓,天生神力,武艺精湛,被认为是将来可以统一印度的圣君。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他没有继承王位,而是走上了修行之路。他传法之所以如此顺利,除了自身的智慧之外,和武力值应该也有一点儿关系。

毕竟,一群武力值爆表的大汉走到哪儿,也没多少人敢招惹吧!

从中毒箭阐述佛理

世尊出家以后,虽然不再使用武艺,但以箭来说法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佛陀成道之初,由于大家都知道他悟到了世间最高的真理,纷纷来皈依他,但佛陀对于许多形而上的问题不肯解答,正好那些形而上的问题恰是当时古印度思想家最流行的论题。

这些问题即使到现在都还是流行和热门的,诸如这个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灵魂与身体是同一体或者是分开的?人死后还存在不存在?佛陀不回答这些问题,使他的一个嗜爱思考哲学的弟子摩逻迦苦恼不已.有一天摩逻迦跑到佛陀面前说:“世尊!如果您不回答这些问题,我就不想跟随您了,不如还俗回家。”

佛陀凝视着他这个痴心的弟子说:摩逻迦,如果有一个人中了毒箭,这时候他的朋友要赶快去请医生来。但是,这个被毒箭射中的人却要求先查明这箭是谁射的?是哪一种箭?箭的形状如何等等,然后才肯接受治疗。

▲ 点图片 查看《释迦牟尼佛》细节

那么他还没有把这些疑问弄清楚之前,早就毒发身亡了。这个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些问题纵使找到了答案,还是解决不了这苦闷的人生啊!人一生真正要做的,就是在于克服这苦闷的人生!所以,摩逻迦,凡是我没有阐释的事,你不用去想,凡是我所说教的事,你要好好的接纳。

释迦牟尼佛说过:“苦是世间的真相。业的累积聚集是苦的原因。要止息世间的苦只有消灭苦的原因。修行求道是在寻求一条出离解脱的途径。”

把人生的苦看做是射在我们路上的毒箭,佛弟子不应该沉迷于无用的议论,以至于忽略了根本的修行。我们不歌颂苦难,但我们竭尽全力在苦难中成长,同时也发自内心敬佩平凡不屈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