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下降,佛身大半露了!四川仁寿一明代坐佛坐像被发现

连日来,高温干旱持续,部分水库水位快速下降。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潭一尊原本隐藏在水下的坐佛,因水位下降,大半身躯裸露。

8月26日,我从眉山市文物部门获悉,这座尊崇新出水面的坐佛坐像,名为四心村千佛岩摩崖造像。 10多年前被发现并登记,为市级文物。 保护单位。 为明代坐佛。 这是一尊弥勒佛像。 座高16米,肩宽7.2米。

“这个大佛是明代的,周围有很多小佛像,有的是唐代的。” 眉山市文物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2022年8月26日,仁寿县黑龙潭水库水位下降,明代大佛大半身露水

因为黑龙潭水库,这尊大佛像和周围的石窟被淹没在蓝色的波浪之下。 佛头也被蚀刻多年,长满茂盛的植物。 近年来,当水库的水位下降时,佛身偶尔会浮出水面。 2020年,由于水位下降,佛身完全暴露在外。 今年因水位下降,佛身大半又从水中浮现,重现往日。

“平时只有佛头在水面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头已经损坏了。除了当地人,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佛像 水位下降时,佛身被毁,身体完全暴露后,可以看得更清楚。” 四心村的一位村民说,2020年,大佛全露了。 今年水位下降,佛身大半露了出来,估计水下还有一两米。


今年与2020年对比

仁寿县黑龙潭镇四心村,位于黑龙潭水库上游,即梅桥铺至五里桥干渠两岸之间。 有关资料记载,汉代崖墓和古人居住在崖壁上的大小洞穴有30多个。 大洞里有石床和隔墙,可达几十平方米,小的可以容纳几个人。

为什么黑龙潭的石刻这么多? 眉山市文物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古代石刻大多出土于交通要道。 过去这里是成都、杨柳等地去仁寿的主要通道。 祖先经过时雕刻了佛像。 祈祷内外平安。

由于高温和干旱导致水位下降,又一处古遗址被“重访”。 坐佛是十多年前注册的,是市级文化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