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守寺人:无水、无电、无信号,深山古寺守护国宝23年

在山西平顺县境内太行山上,藏着一座特别的寺庙——金灯寺。金灯寺远不如很多寺庙金碧辉煌,甚至可以说是破旧,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足有1400年历史。

若是以现代眼光看,这里实在不宜居,无水、无车、无信号、无人烟,甚至08年以前还不通电,但冯开平,在此一守就是23年!

金灯寺地处偏僻,道路崎岖,以前电讯不通,寺内文物、佛像屡遭盗窃和破坏,1995年,冯开平被派到这里当了文管员,上一任文管员,一直守到70多岁,后来因为脑梗下了山。冯开平低估了这里的凶险,他以为自己加上几名看守,守个寺庙太简单。

事实是,仅90年代,冯开平就经历了四次偷盗,更直白一点,是抢劫,最危险的一次,4个盗贼卡住他的脖子,刺伤他的腰部,将他手脚捆住,嘴巴塞住,锁在厨房,腰间的伤口汩汩流血,另一名看守被锁在柴房。最后,冯开平在厨房角落找到一把锯子,艰难锯开绳子,出来一看,窃贼早已逃之夭夭,冯开平负伤步行几个小时,去报了警。

还有一次,是雨夜,听到撬门的声音,冯开平和看守老汉,躲到悬崖边,差一点就栽了下去。那个盗窃团伙盗走14尊佛像,等冯开平步行到派出所报案,已是凌晨三点,最后那个团伙在河北落了网。

这样的事情多了,其他看守一个个离开了,先走的人,可以背负更小的心理负担,觉得自己走了,还有别人,最后只剩下冯开平,他却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因为他一走,就没人了。冯开平一咬牙,守!咱答应了要守,就守到底!所幸,后来治安越来越好,窃贼没了,又来了新敌人——孤独!

漫漫黑夜,孤独就像一把软刀子,剜着冯开平的心。他最害怕大雾天,往常,白天他可以在山上,远远看见山下的炊烟和公路上移动的车。但如果是大雾天,就会把这一点人间烟火气给封住。相比孤独,渴了喝雨水、饿了吃土豆,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不值一提。

在金灯寺8000多个日日夜夜,冯开平一人熬过黑暗、危险、寂寞,他最大的愧疚是妻子,拉扯三个孩子长大却依然支持他的工作。冯开平的坚守没有白费,他守寺第13年,金灯寺通了电,第16年,金灯寺装上了监控,第21年,国家开始抢救性保护金灯寺的文物。

时间久了,冯开平对这些文物有感情,他常说佛像有灵气,这些年家人健康、家庭和睦,是他最大的慰籍。2018年,他被授予“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和“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冯开平也将此归功于灵气。“全国这么多人,怎么就看上我了,要人才没人才,要学历没学历的”,这老头,还不知道自己有多了不起。

去北京领奖时,冯开平特地带上老伴,国家文物局领导带着他们参观了故宫,登了长城,冯开平和老伴笑得合不拢嘴。2019年,冯开平退休,寺庙条件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将来也有年轻文保员愿意来这里接班。

冯开平这一辈是熬过黎明前黑暗的守寺人,也是真正意义上中国最后的“守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