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在中国百年的文化史中,李叔同是公认的通才和奇才。无论音乐、戏剧、书法、绘画、诗词皆是一流,堪称中国现代艺术的鼻祖,还为中国培养过多位艺术大家。但是在盛名抵达巅峰之际,他却选择遁入空门,成为了世人敬仰的一代佛教宗师。
音乐: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者
绘画:中国现代美术之先驱
戏剧: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
书法:近代著名书法家
篆刻:西泠印社早期成员
教育:培养了一批艺术家
佛学:南山律宗第十一代宗师
李叔同生于富贵之家,是当时天津的巨商,但父亲在他5岁时就去世了,再加上为家中庶子,身份比较尴尬,所以从小就生性敏感,寡言少语。但优越的家庭、加上兄长对其严厉教导,所以他诗词歌赋无所不精,小小年纪就成为了当地的“神童”。
由于喜欢的人是一个戏子,被其它大户买走,送进了王府,一个才子渐渐变成了一个浪荡子。为避免母亲受罚,遵奉母命与俞氏(津门茶商之女)结婚。
百日维新时,他热情高涨,积极宣传,曾私刻一印:“南海康君是吾师”。世事无常的阴影再次笼罩在李叔同那颗敏感的心上。于是李叔同效法柳永,在茶馆酒楼之间,纵情声色,逃避现实。在这烟花柳巷,声色犬马的几年里,也对这些底层的伶人戏子有了更深的了解。
25岁时,李叔同再遭变故,他年仅46岁的母亲也离世了,从前觉得“父母在,不远游”的李叔同,如今没有了牵挂,于是他决定东渡扶桑求学。
1906年李叔同考入日本美术教育最高学府——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成为中国第一批美术留学生中的一员。在这里,他开始了他从未接触过的西洋绘画学习。由于西洋画注重写实,进行人体绘画是一门必修课,然后就找了房东女儿雪子作为专职的裸体绘画模特,每当画作完成,李叔同都会让这位日本姑娘评价一番。两人一来二去,渐渐发生了感情,结为了夫妻。
由于其刻苦的专研,加上其奇高的天赋,李叔同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戏剧。他主持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社”。1906年,长江中下游发生水灾,沿江各省均受灾严重,听到这个消息后,春柳社准备在东京组织一场以赈灾募捐为目的的义演,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轰动一时,迈出了中国人话剧艺术实践的第一步。他们卖票的收入救济了水灾,也得到了众多爱国青年的钦佩。
1911年从日本毕业回国,决定把日本妻子也带回来,但由于当时有诸多不便,便将雪子安排在了上海,自己则回到天津。回到天津后,在直隶高等公立学堂担任教师。可也在这一年,李家突遭巨变,面临破产。面临这种情况,李叔同在1912年春节前夕就离开天津,去往上海。
1912年任《太平洋报》编辑,还在城东女学教授文学和音乐。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老友之邀,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又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设了室外写生课,采用了人体模特。
1918年正月十五,来到杭州六年后的李叔同,突然在杭州虎跑寺皈依佛教。关于他出家的原因,他的学生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
他出家的因素就是他艺术的升华。他讲,人生有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就是温饱,就是有吃的、有喝的,有住的,很满足了。如果再继续,就是要学艺术、学文化,达到艺术上的尽善尽美。艺术再升华一步,就是思想意识。
在上海的日本妻子闻讯赶来,恳求李叔同不要弃他而去,可惜李叔同去意已决。李叔同的同学黄炎培曾在《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一文中写道:
船开行了,叔同从不一回头。但见一桨一桨荡向湖心,直到连人带船一齐埋没湖云深处,什么都不见,叔同最后依然不一顾,叔同夫人大哭而归。
从此,中国艺术界少了一个艺术家李叔同,中国教育界少了一个教育大师李叔同,佛学界多了一位高僧弘一法师。他成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宗师。
李叔同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为世人留下了咀许多精神财富。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