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玄奘法师的高徒三车和尚窥基大师传记 之二

2022年11月03日19:24:07 佛学 1979


大慈恩寺玄奘法师的高徒三车和尚窥基大师传记 之二 - 天天要闻

太行,过五台,窥基一日来到西河,在一座古庙里投宿。夜里梦见自己恍惚在半山里,四处昏暗,隐隐约约听见山崖下有无数人痛苦地呼喊,凄楚摧心。窥基不忍心听见这种悲惨的声音,就急着往上攀登。来到山顶,发现山峰竟然象琉璃一般晶莹光洁,放眼远望,众多国度犹似微尘历历可见。突然有一个声音从头顶上飘下来:“停步,窥基不该到这里。”窥基一抬头,望见一座光华眩目的城市。过了一会儿,两位仙童走出城来问:“你看见山下那些备受世俗之苦煎熬的生灵了吗?”窥基照实回答:“虽听到喊声凄厉,却看不见确切的形状。”仙童便掷下一柄剑,说:“剖开你的肚子就可以看见了。”“剖开肚子,性命焉存?玄奘师傅的衣钵还赖我以传呢。”“执着幻相,居然还要传法,三车和尚的说法倒有些道理呢。”窥基又恼又惊,一下子把剑插入腹部。这时只见两道白光如长虹一般从腹中跃出,照映山下,窥基于是看见了无数人沉沦在深渊里,饱受酷刑,在绝望地挣扎着。这时,仙童又扔下两轴纸和一管笔,转身进城。窥基接住,仰头一看,城市也无影无踪了。天亮醒来,窥基惊魂未定。

大慈恩寺玄奘法师的高徒三车和尚窥基大师传记 之二 - 天天要闻

到了夜里,寺里发出万丈光芒,经久不散,窥基循光而去,发现是两轴书在发光,展开一看,竟然是《弥勒上生经》,联想昨晚所梦,料是弥勒菩萨令我造疏弘通,遂提起笔,却见笔端掉下了几粒舍利,有含桃那么大,呈红色,随后又掉下几粒舍利,状如黄粱粟粒。窥基恍然彻悟:原来是佛祖感化我,让我疏通佛理,以大慈悲之心去救济苦难众生啊。想当初发愿把佛理融汇一贯,担心参杂译经会失去佛法的精华,只得到佛法的皮相,正好比夜里梦见庄严法相,早晨起来却去寻找自马。我何等糊涂,注经是为济世,不为逞才!而我却是去找白马啊。

窥基这么一悟,从此在佛法上勇猛精进。回到慈恩寺后,更加勤奋著述,疏通大小乘教典籍上百种,人称“百本疏主。”

大慈恩寺玄奘法师的高徒三车和尚窥基大师传记 之二 - 天天要闻

玄奘所译之《唯识论》,起初与神昉、嘉尚、普光四人同受,或润色,或执笔,或检文,或纂义等,几年后,窥基提出要退出此译事,玄奘问其故,他说:“大家一起从事翻译,虽能得法门之糟粕,但失却玄源之纯粹,我不喜欢做这种杂糅性的工作,若独立完成,一者自己想法能够得到表达,再者有责任则自己承担。”玄奘遂同意他之要求,请另外三个人退出此译事,交窥基独立完成。这乃是量材授任也。那一段时间,窥基随侍玄奘左右,随受随录,撰写所闻,玄奘常给他独自讲解唯识之学。

其时,西明寺有一圆测法师,亦是聪颖异常之辈,曾派人暗中偷听玄奘给窥基独自讲授的唯识之学,之后自己加以串通诠释。玄奘为窥基刚讲解完毕,圆测也在西明寺鸣钟集众,讲解起《唯识论》来了。窥基知道此事后,很惭愧自己竟居其后,甚是惆怅。玄奘就勉励他说:“圆测虽造疏,通唯识之学,但不懂得因明理论。”于是就为窥基讲解陈那因明理论。窥基精通了陈那的“三支作法”等新因明学说,纵横立破,述义命章,一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抗衡。

大慈恩寺玄奘法师的高徒三车和尚窥基大师传记 之二 - 天天要闻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曰:玄奘为窥基独自讲解《瑜伽师地论》,又被圆测派人偷听先讲,玄奘就对窥基说:“他虽会《瑜伽论》,但“五种种性说’我只传授给你,只有你能弘通,别的人则不行。”

还有一种说法,曰:窥基到太原传法时,有三车相随,前乘经论,中车自乘,后车载家妓、女仆、食馔等。在路上碰到一位老父,问他车中所乘何人。窥基答道:“是家眷。”老父曰:“你对佛法很精通,但却携带家眷,恐与佛法不相称!”窥基听后,顿悔前非,爽然独往。有说此老父乃文殊菩萨之化身。这些都是外界的传说。窥基跟随玄奘在玉华宫翻译经典时,若有三车,又安放于何处呢?

窥基随处弘法,利益羣生。东行至博陵,有人请他讲解《法华经》,遂造《法华经疏》,等他回到本寺后,常与以前一起从事翻译的道友交游,多次会见道宣律师。于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患疾,至十一月十三日入寂于长安慈恩寺翻经院,世寿五十一,法腊未详。葬于樊村北渠,靠近玄奘茔陇。弟子哀悼,葬礼隆重,僧俗二界送葬者满山遍野。

大慈恩寺玄奘法师的高徒三车和尚窥基大师传记 之二 - 天天要闻

窥基生前精进不懈,曾造弥勒像,对着像每日诵一遍《菩萨戒》,表示愿生兜率内院。又于五台山造玉石文殊菩萨像。写金字《般若经》。其弟子对他很崇敬,视之如玄奘法师。大和四年(公元八三○年)七月,迁塔至平原。大安国寺沙门令俭检校塔亭,移棺时见基齿四十余颗不断如玉,有说此乃是佛三十二相中之一相也。后来,中国

佛教界多称窥基为“百部疏主”。但窥基其人,相貌魁梧,有桓赳之气,而心地慈善,诲人不倦。至于窥基之名讳,各书记载不尽相同,《慈恩传》中称:“玄奘法师于龙朔三年(公元六六三年)在玉华宫译《大般若经》终笔,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闻,请皇上制序。”此处称之为“灵基”;而《开元释教录》又称之为“窥基”,或称之为“大乘基”……,今海内僧俗二界多称之为“慈恩法师”。

永淳元年(公元682每)的一天,窥基象往常一样趺跏入定,他的朋友宣律师知道他在神遇佛教天王的使者,但这次时间很长,宣律师感到奇怪,窥基说:“刚才大乘菩萨来了,侍从极多,我的神通被压制了。”过了不久,窥基就逝世了。他的坟茔紧靠着玄奘的骨塔。弟子们悲痛不已,都怀念这位心地仁慈,诲人不倦的大师。

大慈恩寺玄奘法师的高徒三车和尚窥基大师传记 之二 - 天天要闻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