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府志》记载了一位高僧的故事。这位高僧就是灵山大师,他的俗家名字叫潘传然,家住湖北安陆的东郊。
潘家是书香门第,潘传然家学渊源,少年成名,博学多才,二十岁就做了官,过着优哉游哉的闲适生活。
潘传然在公务之余,喜欢阅读佛教典籍,还专门买了一个木鱼,每天早晚敲上几遍。外面的人听到木鱼声,都开玩笑说潘传然是个和尚转世。
不过这时候的潘传然只是爱好佛法,并没有出家做和尚的打算,他家里有个美丽的妻子,两人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堪称一对璧人。
有一次,潘传然趁着府衙休假,前去佛寺拜访高僧禧公大师。
禧公大师命弟子为潘传然准备了一壶清茶,两人边喝边聊,相谈甚欢。
潘传然问禧公大师:“大师,我向往佛法却又舍不得人间的富贵情感,该如何是好呢?”
禧公大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潘传然说了一句:“藕絮系风帆,如何问弱水?”潘传然听了恍然大悟,心中立时有了决定。
回家之后,潘传然和妻子诀别,然后辞去一身官职,来到禧公大师门下,主动请求削发做了和尚,法号“灵山”。
这一年,灵山和尚才二十六岁。此后,灵山和尚跟随禧公大师修行了几年,进境神速,造诣超群。
之后,灵山和尚离开禧公大师,自己搭建了一茅草屋,每日在其中诵经念佛,一定要念够十万声才肯睡觉。
本来出家人虽然清苦却是安稳的,可惜被一伙强盗给打扰了。当时一伙贼人造反,来到了灵山和尚居住的地方,茅屋窄小,灵山和尚无处可避,就走出茅屋面对贼人。
贼人们手持刀枪,逼问灵山和尚:“听说你是一位高僧,那么你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成佛?说得好,饶你不死,否则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面对贼人的威胁和刀剑,灵山和尚毫无惧色,镇定如常地回答了十个字:“不杀人,不放火,便是活佛”。
贼人听了这句话,心中既感到惭愧,又佩服灵山和尚大无畏的勇气,于是纷纷扔下弓箭兵器,对着灵山和尚跪拜行礼,然后下山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