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2022年09月30日18:01:00 佛学 1806

众所周知,佛教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几乎在我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都有佛教的存在。

虽然佛教的发源地是在印度,但这丝毫不影响佛教文化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我国的发展。

经过了千年的风风雨雨,佛教不仅没有没落,反而历久弥新,在我国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焕发出更加动人的光芒。

提到佛教在我国的扎根发芽,我们就不得不提存在于我国的各个角落的众多寺庙。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这些寺庙大小不一,建造的年代也不同,但唯一相同的就是它们有着共同的信仰。这些寺庙不仅是我国佛教文化的见证,更是各文化交融的见证。它们见证这佛教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融入、交流和演变。

在河北省灵寿县有这样一座寺庙,名字叫做“幽居寺”。寺庙里每天都会有人前来祷告,祈求佛祖的保佑。虔诚的祈祷能够洗涤人的心灵,以一颗最纯净的心来面对佛祖。

可就在这样一个佛教圣地居然发生了不可思议的盗窃案。1996年,幽居寺里供奉的佛像的佛首居然不翼而飞了!寺庙上上下下全都陷入了一片混乱。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4年。

2014年,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佛光山的一座寺庙里,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收到了信徒捐赠的一尊佛首。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根据信徒所说,这尊佛首是在一场拍卖会上拍到的。经过鉴定,这尊佛首就是当年幽居寺失窃的佛首。

这个消息对于幽居寺来说可谓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失踪了几十年的佛首终于能够回到原位了。然而,就在双方准备签订归还协议的时候,这位台湾高僧却突然提出了一个条件。

那么这个条件到底是什么呢?佛像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辉煌岁月

北齐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政权之一。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朝代非常陌生,就连我们的历史书上有关南北朝的历史也几乎是一笔带过。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不过即便如此,北齐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了解的时期。

相比较于我国的其他朝代,北齐的时间十分短暂,只有短短二十七年。这在我国上下五千的历史长河中算是时间很短的一个朝代了。

在这二十七年里,北齐一共经历了六位帝王。虽然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但是北齐的经济水平远超当时另外的两个国家,同陈和北周

除了经济发达之外,北齐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佛教盛行。虽然佛教在此之前就已经传入了我国,但是北齐的风气为佛教的传播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在这样的社会下,佛教得到了充分的渗透。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北齐时期的人民十分信奉佛教,无论是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无一例外地把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他们相信只要相信佛祖,好运总有一天会眷顾他们。

正是因为如此,北齐时期寺庙十分盛行。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寺庙的存在。根据不完全统计,北齐时期一共有四万多个寺庙!这个数字让人不禁瞠目结舌,这无异于走几步路就能看到一个寺庙的程度。

在这千千万万个寺庙中,有一个名字叫做“幽居寺”的寺庙十分出名。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幽居寺地处深幽的树林之中,周围被小溪和湖水包围,人们经过这里总是会感到非同一般的心旷神怡,幽居寺也因此而得名。

除了幽美的环境之外,幽居寺更为著名的则是寺庙内供奉的三尊佛像: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和阿閦佛。这三尊佛像也是在北齐时期建造的,十分具有北齐时期的特殊风格。

和之前的佛像风格不同,北齐时期的佛像线条柔和,看起来更加慈祥平易近人。

比起让佛像高高在上,北齐的雕刻师更加注重佛像的基本架构。这样独特的风格对以后朝代的雕刻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为了能让这三尊佛像能更加具有威严,幽居寺也扩大了规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幽居寺的繁荣景象可谓是空前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游客和初步扩增的僧侣人数都证明了幽居寺的繁盛。

可是这样的繁荣景象并没能持续到最后。北齐没落之后,幽居寺也跟着没落了下去。好在对于寺庙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人流量,而是虔诚的信仰。只要信仰不变,它就不会消逝。

然而,这一切平静都在1992年的一天被打破了。这样重要的佛像居然遭到了有心人的眼红和记恨,对佛像痛下毒手。

首身分离

1992年,河北灵寿县沙子洞村传来一个噩耗:无量寿佛和阿閦佛的佛首居然不翼而飞了!守夜的村民已发现这件事就立刻上报给了上级部门。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当地文物部门收到消息之后立刻来到了幽居寺调查情况。根据守夜村民所述,昨晚巡逻的时候佛身还完好无损,可是今早佛手就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照此看来佛首一定是在深夜的时候被偷窃了。

但是这件事实在蹊跷,就连文物部门也没有迅速有效地解决办法。佛像体积巨大,想要转移到别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只能派更多的人看管这里,防止剩下的一尊释迦牟尼佛惨遭毒手。

文物部门自然知道这样的监管效力对于身手高超的窃贼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可是考虑到现实的情况,考虑到佛神本身的特性,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这么做。

可谁能料到,在重重防卫之下,释迦牟尼佛的佛首还是没能幸免于难。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1996年的一天晚上,巡逻的村民们被几个黑影拖到一边捆了起来。就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释迦牟尼佛的佛首也被这一行人偷了去。

不过好在这次作案这次他们留下了作案痕迹,没能像上次一样逃之夭夭。等抓到凶手之后,人们一看就傻了眼。凶手居然是隔壁村子的村民。

据这些村民们称,他们也只是收人钱财替人办事,真正的凶手的真实身份他们也不清楚。就在抓到他们的时候,佛手早就不知道被运到了哪个地方了。

这样的结果让在场所有人都捶胸顿足。虽然抓到了凶手,可是没能顺藤摸瓜找出幕后真凶,佛首也不知去向了。或许现在佛首已经被运到了遥远的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了,找起来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佛手丢失之后,灵寿县的文物部门立刻把剩下的佛身运到了当地博物馆好好保存,期望能够佛首和佛身将来能有合并的一天。可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直到2014年,海峡对岸传来了好消息。

那时一位佛教信徒走进了佛光山的一座寺庙里。本以为他和其他来到这里的人一样,是为了来这里烧香拜佛。可谁都没有想到,他的出现为寺庙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位信徒将自己珍藏的佛首捐赠给了寺庙,据他所说,这尊佛首是他在一场拍卖会上以两千万的高价拍卖而来的。正是因为佛首如此珍贵,他才会把它捐赠给寺庙。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这尊佛首高约四十七公分,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即使有了年头了,也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佛像慈眉善目,神态慈祥,让人一看就能安下心来。

寺庙的星云大师一看就知道这尊佛首的来处绝对不同小可,对于佛像来说,让佛首和佛身分离开是大不敬,作为僧侣,星云大师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帮这尊佛首找到它配套的佛身。

查阅了有关资料之后,星云大师确定了这尊佛像就是北齐时期建造的释迦牟尼佛。得知了这尊佛像的历史之后,星云大师不禁感慨。这尊佛像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颠沛流离猜到了他的手中。

为了能找到佛首的配套佛身,星云大师联系了国家文物部门,希望他们能够帮忙找到佛身的下落。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得知此事之后国家文物部门十分重视,立刻对此进行了调查。排查之后,他们确定了这尊佛手就是二十年前在河北失窃的那尊佛像。经过了多年的颠沛流离,佛首和佛身终于有机会合为一体了!

金身合璧

找到了佛身之后,星云大师决定将佛首无偿捐赠给幽居寺。经过了双方的同意之后,决定签署捐赠协议。

可就在签署合同之前,星云大师突然临时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星云大师希望能够先把佛身运到台湾来,在台湾完成佛首和佛身的合体。

合体之后,再让完整的释迦牟尼佛像在台湾供奉一段时间,供台湾当地的人们参拜,这之后再把完整的佛像运回大陆。

星云大师提出这样的要求其实也可以理解,释迦牟尼佛的佛首和佛身合体虽然听起来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事实上其中却蕴含着很深层的含义。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两岸问题一直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在2002年的时候,佛指舍利进入台湾引起了空前的轰动,民众们纷纷前来拜访,可见台湾人民对于佛见文化的向往和喜爱。

佛教在两岸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两岸文化之间的交流,更是促进两岸关系的重要事件。如果能通过这次时间加深两岸的关系,让台湾民众领略古代佛教的风采,那想必会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可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等待大家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际问题:释迦牟尼佛像要怎么运到台湾呢?

这尊佛身高度约有一米八,重量更是达到了一点五吨,体积巨大。除此之外,佛身的珍贵性不言而喻。所以它的运输方式不能像其他大物件一样简单粗暴,而是需要小心保护。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河北到台湾的距离很远,在长途跋涉期间很难保证佛身的完好无损,所以想要处理它的运输问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集思广益之后,大家终于想到了一个万全的办法:空运。

他们找到了一架专门的飞机,把佛身正房在里面,仔仔细细进行包装,这样才能保证在运输途中佛身不磕碰不开裂,平平安安的从大陆运到台湾。

解决了运输问题之后,2015年5月15日,释迦牟尼佛的佛身终于来到了台湾佛光山。这是两岸的共同努力,这是两岸共同的愿望,这是两岸共同的好日子。

最终,佛像合体的日子被最终确定在了5月23日。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这一天,无数台湾民众自发来到这里观看佛像合体。在众多僧侣的护送下,在民众们的目光下,佛首和佛身终于成功地合为一体。当释迦牟尼佛完整的出现在了人们面前的时候,所有人都被它吸引了。

之间释迦牟尼佛像做工精妙,雕刻精细,佛像脸上还挂着慈祥的微笑,让人挪不开眼。佛教信徒们激动不已,纷纷祈祷参拜。

2016年2月21日,在佛光山供奉了九个多月之后,释迦牟尼佛像终于回到了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回归之后,有关的工作人员对佛像进行了精密的修复,释迦牟尼佛像从头到脚焕然一新了。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佛首和佛身一分为二,经过了两岸分离的苦痛,经过了漂泊多年的日子,释迦牟尼佛像终于成为了完整的佛像。

2014年,台湾高僧归还千年佛首,签完协议书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 天天要闻

这次释迦牟尼佛像的合体对两岸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即使大陆与台湾之间相隔一条海峡,但血脉永远让我们联系在一起。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风俗永远是我们一体的证据。

其实像释迦牟尼佛像这样佛首和佛身分离两地的佛像在我国数不胜数:

在许多次战争里,它们有的被侵略者抢走,有的被私人收藏家珍藏,有的流落民间成为家族的传家宝,有的则消失的无影无踪……

像释迦牟尼佛这样能够重新归于完整的佛像是幸运的,但是还有更多佛像还没能找到归属。

这次的实践也为我们鼓舞了士气,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能有越来越多的佛像找到真正的家。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