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丨佛教与寺院(张掖记忆之三)

2022年09月26日18:07:04 佛学 1666

佛教与寺院

马东

陈总是熟识多年的朋友,一直在山东,最近来了河西。我到张掖,约陈总来见面。

陈总从酒泉坐高铁赶来,留了几缕长长的胡须,稀疏飘逸的胡须,看着像换了一个人,修炼的道士,陈总却又不似,道人清瘦,仙风道骨,陈总却胖的有点圆润,一时不知道如何描述。

陈总习书法,用古朴的笔法和古朴的纸,他说最近写的都送与我,我说陪你去看看大佛寺吧,近千年的古迹和一些国宝级的珍品,想来他是喜欢的。

马可波罗曾在甘州(张掖)逗留一年之久,《马可波罗游记》第61章“甘州城”如此描述:“甘州是唐兀忒省(西夏)的首府,幅员辽阔,甘州支硕和受理全省大权(元时甘肃行中书省治所在甘州),人民大多信奉佛教,也有基督教和回教徒”。

走向大佛寺途中,我向陈总摆弄着肚子里积攒的一些故事。大佛寺是西夏皇家寺院,传说忽必烈等两位皇帝也出生于此地,佛寺内的西游记故事壁画也早于小说成书。我说着,陈总笑着,你倒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马东丨佛教与寺院(张掖记忆之三) - 天天要闻

“西夏有多大的地盘?”

陈总突然撂来一句,我愣了一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河西四郡应该都在西夏的控制之下”。话说着到了大佛寺的售票中心。72小时核酸过期,我被拒之门外。有些沮丧,再三坚持下,陈总一人进了大佛寺,我去核酸。一个人逛大佛寺,陈总不知道会不会孤单。

进不了大佛寺,我一个人去西来寺。

民主西街往西,过县府街十字,右侧,张掖木塔悄然耸立,蓝天上的两朵白云在慢慢靠近,似乎要给什么生出一对翅膀出来,一个中年男子蹲在阴凉处,旁边是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缓缓伸出小手,地上有五六只白色胖乎乎的鸽子跳跃,鸽子叨食着小女孩手上的食物。

袅袅的诵经声从木塔里传出,一个中年妇女站在我前方两米,鞠躬叩首,默默地开始顺时针绕塔。抬头,被刺眼的阳光晃了一下,顺着右手边向塔后走去,迎面,还是那个鞠躬叩首的中年妇女,我有些不自然的慌乱。竟然忘了佛教的一些基本习俗。

马东丨佛教与寺院(张掖记忆之三) - 天天要闻

下台阶,经过一条长廊,长廊下三三俩俩的老年人在打牌,阳光下过马路,拐进西来寺巷。

从北面巷口进入,行不足百米,门朝西的一个小院,南华书院,精致幽静,花花草草精神地支愣着,微风,摇头晃脑,好似悟开满足的神情,一扇门开着,门口的指示牌上写着“某某交流中心”,本以为没人,抬脚踏进屋内才发觉宽大的桌子后面坐着一个人,一个年轻的女子。顺口说到:

“这里是交流中心吗?怎么还有图书馆的牌子?”。

“这里是南华书院,也是甘州图书馆的分馆”。

“甘州图书馆以前不是在大佛寺院内嘛”。说完我转身走了出来,丢下了那个内心凌乱一头雾水的女娃。我和书有缘,你女娃一点不知。

南华书院的斜对面是西来寺,门朝东开,我似乎第一次才知道这个真实,大门紧闭,门上贴着大大的告示,因疫情防控自某日起暂停一切宗教活动,大门两侧的墙上写着一样的字,“南无阿弥陀佛”,南侧的墙角下蹲着两个人,立着一个男人,下棋与观棋者,高高的围墙内传来鼓乐的声音,不知道是在做法事还是在做功课。

马东丨佛教与寺院(张掖记忆之三) - 天天要闻

西来寺也没有进去,执拗地再去大佛寺,叫了同事两人。

讲解员是一位漂亮年轻的小女子,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语速缓静而清晰,我指着佛寺院外墙壁上的取经图。

“讲讲西游记故事”。

“讲里面的壁画吧,那个是远古的”。

我试探着问了问,“你在哪里上的学?”,“兰大,计算机”,我本意是想看看她是否出自育才中学,是了,也好攀一个校友。

近千年,佛祖还那样安静地侧卧着,视之若醒,呼之若寐,卧游三千世界

卧佛大殿内左手侧壁画有一个酷似孙悟空的造型,念念不忘,每次陪客来都要指给人看,一直也没弄明白,他为什么会站在那里。对于我的提示,小美女也没有任何回应。

原以为猪八戒高老庄高台,今天却听说在临泽。

许多传说野史一直都还是传说,没有佐证,也没办法佐证。

般若藏海”殿内的“张掖金经”和“大唐西域记”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去年有段时间读书,还专门来大佛寺看“大唐西域记”珍品。

马东丨佛教与寺院(张掖记忆之三) - 天天要闻

1975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晚,火炕失火,年74岁的本觉尼师被烧死,在拆毁烧损的房屋时,人们在姚姓尼师的卧室里发现了一条暗道,过暗道是一个夹墙式的密室,长40米,高20米,厚4米,12个经橱整齐排列,明成祖永乐年间北京官版初刻初印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和明正统六年至嘉靖三十七年王贵主持抄写的金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622卷完好保存。

看着那座汉白玉雕像,我敬佩无比。

如果说马可波罗见证了甘州佛教的兴盛,我和身边的人也有可能见证了另一种传承。

“美女,你是本地人吗?”。

“我是张掖人,我来大佛寺工作四年了”。四年张掖人,从来的那一天起就是张掖人啦。

哦,我也是张掖人,虽然三十多年前我离开了生活近二十年的张掖,但我一直是张掖人。

我用张掖话向小美女告别。

突然意识到大佛寺院内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柳树,夕阳西下,柳树下的条凳上坐着两位白发老人。

马东丨佛教与寺院(张掖记忆之三) - 天天要闻

告别姚尼师,再看一眼侧卧的佛祖,大殿内的地上端坐着一男一女,盘腿,双眼闭合,双手叠加,手心向上,面向大佛。阿弥陀佛!

天依旧是蓝的,那两朵白云似是给心情加了一对翅膀。

喜欢院内这一直的宁静。

(作者简介:马东,现居宁夏银川,曾随父母在甘肃张掖生活学习近二十年。好读书,喜摄影、旅行,时做散文、游记,曾多次自驾穿越甘青藏、新疆、东南亚等地,致力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马东丨佛教与寺院(张掖记忆之三) - 天天要闻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