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个协会声明,试图辟谣一条6年前的旧闻。声明的主要内容是协会当时没有说过中国20%以上的寺庙被商业化了。我们不太清楚协会翻出6年前的文章来做文章真实目的是什么,从维护佛教界的声誉来看,这个声明的效果恐怕是适得其反了。
其一,现在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昨天的热闻,到今天就已成了冷闻,也是常事。一篇6年前的文章,你自己不翻出来,我们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现在你不但自己翻出来,还大张旗鼓地引用,不管信不信,反正现在大家都知道了6年前有这么一篇文章,称中国20%以上的寺庙被商业化了。
其二,佛教协会不但翻出了这篇6年前的新闻,还找到了文章的作者,并让作者按要求写道歉信。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承认这个数据是自己捏造的,只是说引用的出处已无从考据,换句话说,当时这数据可能有,只是被删了。
其三,寺庙在什么情况下算是商业化的?如果卖门票就算商业化的话,国内寺庙商业化的比例恐怕也不低了。可惜声明中都没提,只是强调协会没说过,并没证明这个数据有误。
其四,如果佛教界认为商业化“有损声誉”,那国内一些有名的寺庙,比如少林寺,九华山,如普陀山......请问有没有要收门票的,要收香火钱的?如果有,那他们是不是算做“有损佛教界声誉”的事?
所以,基于以上种种,佛教协会发出的这个辟谣声明不但没能维护佛教界的声誉,反而激发了大家的疑问。
宗教是一门哲学,哲学是一种智慧。遇到世俗问题,佛教协会应该更有智慧来处理。再说出家人本应与世无争,荣辱不惊,能够用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世间万物。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措辞严厉声明,冰冷的追究法律责任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