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智慧”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2022年07月14日10:00:08 佛学 1432

易经》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样的声音会引起共鸣,同样的味道会相互结合。人也是一样的,兴趣爱好.建议相同的人互相吸引,顺理成章地结合在一起。

所有的相遇,都是心里的念头。心里想什么,会形成磁场,吸引同质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身边总围绕着善良的人;用心险恶的人身边总是围绕着小人。

吸引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气场。

“禅宗智慧”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 天天要闻

1、心存善念,就会遇见贵人

《道德经》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只有把世界的重任交付给他,才能像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贵。

诸葛亮有济世之才,归隐南阳做一布医生。刘备心怀天下,三顾茅庐,留下千古佳话。

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侍应生说他出去了;第二次拜访,他说他被邀请走了;第三次去,虽然没有离开,但在床上午睡。刘备站在门口,直到诸葛亮醒来。

不是刘备皇室宗亲的身份触动了诸葛亮,而是他天性善良.胸襟爱民如子。

从此,刘备才有了三分天下的豪气,跟随刘备,戎马一生,尽心尽力,分析世界大势。

刘备才吸引了同样的志向,开创了千秋伟业,正是心存善意。

另一位三国著名将领董卓,虽然饶勇善于战斗,凭借自己的心计进入了国相,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性格暴虐,充满了欲望和欲望。最后,他被周围的血亲杀死了。

董卓不是死在别人的刀下,而是死在自己贪婪的心里。

《道德经》说:“生而不为则不恃,长则不宰,是玄德。”

一个人不自大,不居功,以天下为己任,事业有成却抽身而退,才有最深的德行。

品行浓厚的人,出口有善言,出门有善言,心有善意。因为他心里装着别人,别人心里还会有他;他总是把权益带给别人,别人才能把权益带给他。

善良就像一个磁波,源源不断地从外面散发出来。当你把能量运输给别人时,你也会收到别人传递的善良。

因而,心里想着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心里想着谁,就会遇见谁。

“禅宗智慧”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 天天要闻

2.内心阴暗,只会遇见小人

《道德经》说:“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但凡心中有仁义的人,道也会愿意得到他;如果道德缺失的话,就会得到缠身的后果。

汉废帝刘贺天生浪荡,喜欢休闲娱乐。他本来没有命中王位,因为汉昭帝病逝时膝下没有孩子,被欢迎为皇帝。

当她还是昌邑王的时候,她的行为很奇怪,喜欢美食,喜欢华丽的马车,派人搜罗美女,让他无敌。

他充耳不闻贤臣的劝诫,却亲近善于奉承的小人物,渐渐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奉承。

当刘贺被召入北京时,他周围的恶棍非常兴奋,数百人围绕着刘贺离开封国。在路上,一群人肆意扰乱人民,破坏田地,强迫人们抢劫女性。刘贺不仅没有停止,而且还像他们一样公开。

即位后,他继续傲慢、奢侈、淫秽和邪恶,周围的内部大臣也是一个人。几天内,刘和继续提拔他们。这些人目瞪口呆,把长安城吓坏了,导致了朝廷老臣的不满。最后,他们发动了叛乱,废除了刘和。

当刘和还在昌邑的时候,他周围有忠诚的大臣建议他克制自己,治理好这个国家。他只叹了口气,觉得良药苦口婆心,却落入了恶棍的奉承之中。这些人没有取得好成绩。他们不仅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把自己引向了断头台。

在做了仅仅27天的皇帝后,刘贺被回到封国,成为西汉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

听过一句话:“你越负能量,就越容易吸引烂人。”

如果人们失去了善意,避免了善举,他们周围的负能量磁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心态垃圾,最终形成一个黑洞,吸引那些带有负能量的人。

当你哀叹命运不公的时候,你要明白,一切都是自己吸引来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有的遇见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签。

“禅宗智慧”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 天天要闻

3、今生遇见什么人,都是你的磁场决定的

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相同频率的东西彼此吸引。

你对外界的情绪和心态,最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诱惑最终促使两个具有同质性的人相遇,就像我们看不见的动能一样,总是引导整个宇宙规律地运行。

心里阳光明媚的人释放出积极的能量,吸引身体有同样的动力,同样的善良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心中阴暗的人总是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在心里,总是保持警惕,总是计算,别人计算他,结果周围都是恶棍。

这个世界上,你所有的遭遇,都是自己吸引来的。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明白,修炼心灵,打磨自己总比再抱怨别人好。

4.写在最终

不管你遇到谁,他都是你生命中应该发生的人,命中注定,绝非偶然。

善念,是内心的修行,是见微知著。是一花一世界,是一念一菩提。

今生所有的遇见,都不是偶然,它是念头的力量,是同质的吸引。

愿我们心存感恩,多行善事,然后,遇见生命中的贵人。请您转发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