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带回国的经文都是他一个人抄回来的吗?

2022年07月07日22:48:22 佛学 1449

我看到有网友问:玄奘法师从印度携带回国的经文都是他一个人抄回来的吗?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回答:一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二是,玄奘西域的经历。

先看历史条件、玄奘生活的年代大概在公元599年到664年,为何说大概?这是因为玄奘的生年不能确证,关于玄奘法师出生的具体年份学界有很多争论,这里暂时不谈。我为何要说玄奘法师的生卒年份,这是因为文化传播的两大载体,也就是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出现同玄奘法师生活年代是否契合的问题。


印刷术来说,我们现在都是用的活字印刷术,这门技术出现于宋朝唐僧朝是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比如这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就是唐朝时期的(目前保存于日本),但是这个技术出现于唐朝中后期。由此,可以知道,在玄奘法师生活的年代还没能出现印刷这么便利的文化传播方式。


那也就是说,玄奘法师的经文只可能是“手抄本”而不可能出现“印刷体”。


不过,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出现的时间比较早,远在西汉就出现了造纸术,不过那时的技术比较差。到了东汉,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对中国的文明传播、传承是起了不可估量作用的。


不过,囿于古代文明传播的速度,造纸术虽然至迟在唐朝就已经传入了印度,比如义净法师在公元671年-695年侨居印度的时候,这时间点在玄奘法师逝世以后,他就在印度见到了纸的出现。但是印度出现了纸,不代表纸就已经成为了印度记录文明的主流,至少玄奘法师在印度的时候,印度大多数时候还是用贝叶做记录用的。


因此,从玄奘法师所处的历史条件来看,他所生活的年代不具备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书”这么一个概念,经文也是一个道理。这就决定了,玄奘法师携带回国的经文,肯定是抄本,这一点毋庸置疑。


从玄奘法师在西域的活动经历来看,最终玄奘携带回国的经文共有657部。或许我说657部经文,大家很难产生一个实质性的感受。可以比较一下,玄奘回国后,用了19年的时间组织译场翻译经文,日夜不缀,一共翻了75部。当然,抄写和翻译不能等同,但是我们可以想象657部经文是怎样的卷帙浩繁,一个人抄,尤其还是在唐朝这个年代,这是一个人所无法完成的任务。


比如,玄奘在去往印度途径迦湿弥罗国的时候,他停留了首尾两年。迦湿弥罗在佛教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该地是佛教历史上第四次结集的地方,也就是迦腻色迦王结集。有着这样的佛教历史,自然迦湿弥罗有着丰富的经藏,玄奘停留的目的也就因为此。而当时的迦湿弥罗国国王也十分欣赏玄奘,他看玄奘千里迢迢的来求法求学,可是有没有经文可读,所以国王特意派给玄奘法师二十名书手为他抄写经文。


由此可见,这么多佛经,不可能都是玄奘一个人抄下来的。玄奘带回国的经文来源大概有这么几个:一是,极少部分不排除是他自己抄写下来的,比如他在迦湿弥罗停留的时候,不排除玄奘法师本人也参与了经文抄写;二是,玄奘在西域游历的时候从各个地方收集来的;三是,玄奘主要求学的目的地那烂陀寺赠送的;四是,玄奘有组织的让人抄写的经文。


再举一个实例。玄奘回国到达于阗的时候,他在于阗停留了数月之久。玄奘法师为何停留如此之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玄奘利用在于阗停留的时间派人到龟兹疏勒一带补抄经文。那为何玄奘又要派人去补抄呢?原因就是玄奘法师回国途中,经过信度河的时候船翻落水,这个情节也是日后《西游记》里“通天河”的故事源头,玄奘法师在这次落水损失了五十夹的佛经。


从这两个维度看,玄奘法师携带回国的经文肯定都是手写抄本,但要说是玄奘法师一人抄写回来则是不可能的。但无论经文是玄奘法师如何得来,玄奘法师携带回国的部分经文已经成了我们文化的组成部分。

玄奘法师带回国的经文都是他一个人抄回来的吗? - 天天要闻

央视《玄奘之路》剧照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