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2022年06月25日16:09:03 佛学 1583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鸡鸣寺

在南京,有句老话说: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

在相机记录的老南京诸多老照片中,都离不开这么一个地方——栖霞寺

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主峰—凤翔峰的西麓,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为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

1919年,在镇江金山出家为僧的宗仰法师(1861-1921)朝礼九华山,途经栖霞寺,见其凋敝,于是应寺僧之请住持栖霞,克力振兴,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大力资助。宗仰法师圆寂后,若舜(1880-1943)住持栖霞寺,多方募资,进一步修缮庙宇,重塑佛身,栖霞寺显露生机。今天的栖霞寺,便是在民国年间基础上修复的。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百年前的栖霞寺三圣殿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17年,法国著名诗人、作家、汉学家和考古学家维克多·谢阁兰来到栖霞寺,拍下一组舍利塔和千佛岩的珍贵影像。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两年后1919年,栖霞古寺中兴祖师宗仰上人来到了栖霞寺!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宗仰上人


在这百年的岁月里,栖霞古寺留下的照片,也成为南京乃至中国佛教发展的缩影:

1933年拍摄,民国二十二年秋在栖霞寺传戒圆满照。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两万多难民躲避在栖霞寺,是寺院监院寂然法师营救了这些幸存难民,坚持了4个月,在千佛岩前,法师和难民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48年志开上人在栖霞寺千佛岩留影,上人在1937年不仅和寂然法师一起救助难民,而且收了一个伟大的徒弟,他就是现在的星云大师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志开上人(星云大师的师父)在栖霞寺千佛岩留影(1948年摄)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民国时期栖霞寺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栖霞寺无量殿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20年南京摄山栖霞寺,常盘大定摄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上两幅为栖霞寺不远处的天开岩,日本学者惊奇发现此是“明袁了凡云谷禅师受《功过格》的故址”。袁了凡,就是明代著名《了凡四训》的作者,日本人当时受到中国国学影响很大,熟谙历史。1920年,常盘大定摄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百年前日本人拍摄的栖霞寺舍利塔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百年前日本人拍摄的栖霞寺舍利塔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34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特地考察了栖霞寺舍利塔,被这座古塔深深折服,深深迷住。

有关他俩这一次的南京古建筑之旅,今天可供查考的资料十分有限,能够直接佐证的似乎只有梁思成收入他所著《中国建筑史》第六章第六节《五代、宋、辽、金之实物》中的第二段《砖石塔幢》,计有400余字、附图2帧。全文如下:

栖霞寺舍利塔(第79、80图)在江苏江宁县栖霞山栖霞寺。塔全部石造,平面八角形,共五层(第79图)。初层塔身颇高,立于堂皇富丽之须弥座及仰莲座上。须弥座下更有阶基两级,最下乃敞阔之阶基也。阶基地栿之上,压阑石之下,以间柱分间,其上周施勾片斗子蜀柱勾栏,正面则置踏道以升降,角上则立八角形望柱。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须弥座下方涩两级,镌压地隐起斗八水浪龙凤宝相华等文,雕刻极精。须弥座束腰刻佛迹图。塔身每角立倚柱,正面刻作门形,其余各面浮雕金刚菩萨等像。柱头之间有阑额,但无斗拱,仅出混石一层以承檐。以上各层塔身低矮,每面作二龛像,各层檐均刻作椽子瓦陇形塔下部埋没已久,至民国十九年重修,始将阶基掘出,并得残勾栏一段,因得照式补制,恢复旧观(第80图)。全部重修工作,除塔刹形制或有可疑外,至为谨慎精审,开我国修葺古建未有之佳例。其计划人乃中国营造学社社员,中央大学建筑系卢树森刘敦桢二教授也,塔之建造年代无确实纪录,然考其建筑形制与雕刻作风,当为五代吴越王朝物。

简明扼要的文字,确凿无误地记录着上世纪30年代这座名震遐迩的栖霞寺“国宝级”文物的历史遗存,不仅囊括了舍利塔从形制、构造、现状、沿革等概况,到图案、雕刻、材质等方面的详尽交代和专业判断,还对民国十九年重修工程作了特别的说明,高度肯定此项工程以“残”补“缺”,恢复旧观“至为谨慎精审,开我国修葺古建未有之佳例”——这段出自现代中国古建筑保存维护第一人笔下的文字,对我们今天在文物保护和利用中所看到的那些极不负责任的“无中生有”、“以假乱真”、“焕然一新”等怪现象,不啻是一记当头棒喝。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10年发行的《金陵胜观》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10年,建在山壁上的栖霞寺

以上两幅图片来自于日本人杉江房造所编幅的《金陵胜观》,1910年,该书在上海虹口日本堂书店发行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10年,栖霞山的千佛岩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栖霞寺山门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栖霞寺大门

上图一是栖霞寺山门,来源于1922年的《铁路公报:沪宁沪杭甬线》,当期共四幅,1930年《京沪沪杭甬铁路周刊》曾再版;上图二为栖霞寺大门,来源于1926年的《东方杂志》。

传言“栖霞”二字,是唐高宗御笔所书,民国时期,栖霞寺由栖霞街向东行行数百步即到,过彩虹明镜、半月形的白莲池,便至山门,今昔对影,栖霞街位置有移,白莲池似非半月形。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隋舍利塔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上两图来源于1934年的《天津商报画刊》,图一来源于1936年的《康健杂志》,此为殿东的舍利塔,起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共七级,雕石缕纹、卧叠以成,南唐重修时,镌有飞佛游空之像,极为生动。

舍利塔之东为千佛岩,佛像悬岸凿成,国民政府黄金十年,寺僧为图观瞻,对石佛多有装饰,却失古迹保护真义,1929年,徐悲鸿在随同校师生游观后,函请促成保护栖霞古迹。


宝殿经阁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上图一来源于1922年的《铁路公报:沪宁沪杭甬线》,上图二来源于1930年的《良友》,两者相比较,1928年重新修葺过的栖霞寺,在规模上增幅甚大,渐称闳丽。

民国时期,京沪沪杭甬铁路局设有栖霞山站,游人可搭京沪车前往,游人渐多,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周边公路先后开通,来往更加方便,每值深秋佳日,结伴往游者络绎于途。以1934年为例,寺庙游客接待量大致在四五百人左右,如特殊纪念日与周末叠合,游客可在千人以上。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吴江佛学会于1935年摄于栖霞寺受戒留影纪念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临济正宗四十八世,中兴栖霞第五代 上 法 下 宗 惺公长老(1917-2020)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虚云老和尚来港讲经,曾来鹿野苑并摄影留念(中坐者为虚云老和尚,左二为法宗法师)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栖霞寺俯瞰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37年落成的环洲喇嘛庙和诺那塔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40年牛首山宏觉寺砖塔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报恩寺(遗址),一名建初寺,又曰阿育王寺,明永乐十年敕工部重建大报恩寺造九级琉璃塔,至宣德六年凡二十九年始成,金碧照耀人天,可惜动乱岁月作焦土。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寺罕见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闻

南京全景


国民政府时期,江南局势稳定,春秋往游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谚,盛景佳日,文人骚客都曾诗画其间,解放前夕,围绕霜林丹枫主题,山下有红叶餐厅,舍利塔前有红叶照相馆。

不得不提的是,民国之后,栖霞寺规模渐复,离不开寺僧的前后募化,1928年,《旅行杂志》创办人赵君豪往游栖霞寺时,寺中主持还在粤中化缘,久未归来,建国后,增置佛院,精舍再辉,名刹渐成,后人乘凉不可忘却前人植荫。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