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寺院里都会供奉千手观音菩萨。我们通常拜见的是四臂,八臂,四十臂观音菩萨圣像,而真正有千只手的观音菩萨造像十分罕见。但在圣寿寺的圆通殿宝殿里供奉的千手观音是真的有千只手。
圣寿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东北15公里宝顶大佛湾右后侧,与闻名遐迩的宝顶石刻融为一体。寺内刻有大佛湾造像雏形,是大佛湾造像蓝本。宝顶石刻的千手观音造像与圣寿寺的千手观音圣像十分相似。
圣寿寺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由名僧赵智凤创建,是一座密宗禅院。现存寺院多为明、清建筑。圣寿寺也算是一座千年古刹,雄伟壮观的石牌坊仿佛在述说着它悠久的历史。
穿过牌坊,沿着甬道前行到尽头左转,就来到圣寿寺的山门前。山门建筑古色古香,重檐黛瓦,飞檐翘角,处处透出厚重的历史韵味。门楣中悬挂一匾额,上书“圣寿寺”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圣寿寺的天王殿非常与众不同,是在山门后庭院的左右两侧,每一侧供奉有两位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迎面的建筑为中轴线上的第一座殿宇,台基上耸立着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前出廊,廊檐下挂着八角玲珑灯,红色的基墙上有“福寿”二字。最醒目的是上方一块巨大匾额,上书“圣寿禅院”,为赵朴初所题。
仔细看会发现在巨大牌匾的上方一块殿宇名称的匾额“帝释殿”。在大多寺院里都没有这座殿,赶紧去拜拜。
殿宇居中供奉着帝释天,宛如玉皇大帝一般,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持玉笏,金童和玉女分侍两边。殿宇左右两侧还供奉着诸多神像,有文昌君,关圣帝君,龙王等等。
帝释天背后的佛龛内供有护法韦陀尊天菩萨,头戴宝冠,身着铠甲,手持降魔杵立于地上,两侧有一副楹联“有因有果有菩提,无是无非无烦恼”。在此处可以供灯,写上自己的名字,照亮前程,燃掉烦恼。
护法菩萨对面就是大雄宝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二座殿宇。重檐顶,红窗黛瓦,上雕有精美图案,建筑恢宏气派,古韵十足。
殿宇居中供有释迦牟尼佛,手结佛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神情庄严肃穆,俯拜佛像前,让人杂念顿失,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殿宇后面还供有阿弥陀佛金身法相,右手下垂接引众生,左手托莲花于胸前,“长伸手接娑婆客相随同路,久立地等世上人打伙偕行”。愿众生都能伴佛同行,功德圆满。
中轴线上的第三座殿宇是三世佛殿,殿宇居中供奉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燃灯古佛。都是金身法相,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神态祥和安润,让人倍感亲切。
两侧还塑有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彩绘塑像,看着让人心情愉悦,感觉平和近人,情不自禁会逐一参拜。
殿宇还供有地藏王菩萨,头戴五佛冠,身着袈裟,神情慈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殿宇的后面还供有众人熟悉的济公活佛。神态欢喜,袈裟飘逸,栩栩如生,亲切感油然而生。
拾级而上有一观音洞,洞内供有观音菩萨。此处古朴典雅,看来很有年代感,应该是一处灵迹圣境。
观音洞上方就是中轴线上的第四座殿宇——圆通殿。殿宇供奉闻名遐迩的千手观音金身法相,菩萨的背后有千只佛手,神通广大,普渡芸芸众生。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圆通殿的旁边还有送子殿,财神殿和药师殿。
沿着药师殿和财神殿之间的陡峭台阶,就可以来到寺院的最高处维摩顶,殿内有一尊石刻维摩诘居士卧像。《维摩诘经》说他精通大乘佛法,连以智慧著称的文殊菩萨对他的智慧辩才也佩服之至。
史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称。可见宝顶石刻及圣寿寺的价值。这里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也是静心,祈福,禅修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