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霖在的寺院,每天凌晨三点半要早起做功课。全寺的僧人集中在大殿,集体诵经,有点像小学生起床早读。只是要求站着诵经,防止睡着。刚开始,宗霖不习惯,早晨太困倦,站着诵经也会睡着,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自己,站着睡着,竟然不倒。只是要小心,要是被戒律师发现,就要背上挨一“香板”。
有段时间,宗霖是师父的小侍者。这是宗霖最不愿意做的工作。因为每天凌晨两点,就要跟师父早起。师父从出家伊始,就是凌晨两点起床,这个习惯已经维持了四五十年了。
师父做功课是单独的,不跟我们一起上殿。师父的寮房里,有一间小佛堂。他老人家每天都在自己的小佛堂里修行。只有侍者可以陪同。
刚出家时,戒律师就叮嘱过我们,不准随便出入小佛堂的,那是师父修行的场所,不能打扰。
宗霖做小侍者时, 每天都是被师父喊醒的。惭愧惭愧,我这个侍者做得实在不合格。
每天凌晨两点,师父带我进小佛堂。在修法前,师父会领着我认真打扫佛坛,搞好清洁工作。先用净布清洁供奉水花香灯的桌案,再用孔雀羽束轻轻拂拭佛像,切记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佛像。最后,还要用扫帚清扫佛堂的地面。做完这一切,才开始做功课。
我很奇怪,佛堂明明很干净啦,为什么要费时间搞清洁工作?师父每次打扫清洁,都特别慢,擦拭的很认真。
有时候我在想,不如省下时间来,多诵些经文,多禅坐一会儿,岂不是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吗?
有一次,我忍不住把这个疑问告诉了师父。
师父对我说,打扫不是修行前的准备,其实打扫本身就是修行。打扫有两重意义,第一种意义是为了尊重三宝,第二种意义是为了去除心垢。
那时候的宗霖刚出家,不太理解打扫卫生与尊重三宝,去除心垢有什么关系。师父就给我做了个比喻。
我们在世俗礼仪上,于朋友来访前,必要先打扫一下地方。如果有长辈或值得尊重的贵人,可能要更加仔细,这是为了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在修法中,我们在佛坛上,摆满水花香灯,祈请三宝的庇佑,如果不认真地打扫,岂不是认为三宝不如世俗的客人尊贵?
我又问,师父,佛陀不是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执着,一切都是空而无我的,怎么会介意有尘埃无尘埃呢?
师父笑着说,这是幼稚的想法啊。修行的 是我们,并不是佛陀。佛陀当然已经超越了俗念,但我们还没有啊。我们打扫干净的同时,也是在净化我们的心灵,去除内心的污垢。这就是修心的法门。所以我们一边打扫,一边在心中观想着,自己正在去除不善,恶业,贪爱,嗔恨以及愚痴。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观想着,会带来很大的利益,内心生出欢喜心。为修法定下了良好的基础,十分有力。
如果冒冒失失去打坐,去诵经,不注意扫除内心的障碍,反而会在修法中,逆缘连连,寸步难行。
师父给宗霖解释后,宗霖恍然大悟,原来仅仅扫地,就有这么多的深意。
从那以后,我也开始像师父那样,一点点打扫卫生。认认真真,丝毫不会怠慢,因为我知道,我满怀恭敬心所做的清洁打扫,都是修行路上的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