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之基”福州青年会打卡纪实(原创摄影+)

1《福州青年会之:民国新青年》摄影:我是圆的

2《福州青年会之:民国新青年》摄影:我是圆的

3《福州青年会之:民国新青年》摄影:我是圆的

4《福州青年会广场方位图》来源:网络

“自强之基”福州青年会打卡纪实(原创摄影+)

作者:我是圆的

.

充满民国风的福州青年会,是福州青年革命策源地,同时也是我省唯一1座保留原貌的基督教青年会建筑。福州青年会地处福州市解放大桥北桥头与福州最繁体的中亭街头交汇处。1912年为闽籍著名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黄乃裳先生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后自己出资45000银元购置地皮所建。

大楼面积8156.4平方米,濒临闽江,曾是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大楼全部由红砖砌成,前楼三层,后楼四层,中间天井相隔。楼内设有福州当时唯一的室内灯光篮球排球两用球场。前楼右边二至三层为福州基督教青年会的教室和学生宿舍,一层为西餐厅、学生会部、理发厅和淋浴室;左边一层为电影院、总干事办公室、女青年会部、会议室;中间是大厅,为办公机构。后楼地下室为游泳池,楼上为健身房、灵修室、图书馆和阅览室。拱形的门窗,宽敞的功能厅,楠木地板,别致的天井院落以及高低错落的走廊。福州第一部无声电影(时称“电戏”)就在这里放映。

门口原有的碑刻“自强之基”说明一切。教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著名作家、诗人郁达夫1926年12月从广州到福州,就在青年会寓居半年之久;十年之后的1936年2月郁达夫应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的邀请在福建省政府任职,期间居住、生活于青年会,写下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并且在青年会发表名为《中国新文学展望》的公开讲演。在讲演中郁达夫提出新文学的趋向应以民族解放为中心,继承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爱国精神,吹响抗日救亡的号角。

抗战期间,福州青年会是沟通、团结与联合海外广大侨胞与国际友人联合抗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合作平台和“自强之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福州青年会大楼成为福州抗日救亡运动的活动基地之一。福州一大批进步青年,在青年会组织读书会,指导阅读进步书刊,宣传救亡文化,传播抗日救亡思想的同时,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成立“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鼓励大家以笔当枪,跟敌人作持久的、殊死的斗争。

在解放战争中,青年会是中共福建省委领导下的重要情报据点和地下交通站。在福州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代表谢晓玖在福州青年会工作整整半年之久,为福建省福州市的解放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是福州解放的推动者与历史见证者。

2022年初,福州市又启动“闽江之心”建设方略,再现福州百年芳华!并在原有福州青年会老建筑的基础上,沿江向东西二个方向扩展,再建福州社会进步新气象,成为福州“两江四岸”重点打造的核心段落和福州青年市民打卡学习消费的新热点!成为佳话。2022.8.16上午我随中华摄协人像拍摄采风团的朋友一同前往,所见如下,希望能在2023年头一天给您带去新的更多欢乐与喜欢。

.

拍摄时间:2022.9.25,9:25-11:03;

拍摄天气:晴;

拍摄地点:福州青年会及广场波地;

2023年元旦想去那儿游玩的朋友可乘坐福州公交车3路 ; 6路 ; 19路 ; 20路 ; 25路 ; 29路 ; 37路 ; 50路 ; 52路 ; 66路 ; 79路 ; 81路 ; 82路 ; 149路 ; 319路 ; 321路 ; 335路 ; 地铁接驳20号专线 ; 高峰快线1路 ; 闽江之心环线至青年该广场站下车即到。

所用器材:尼康D800e+++尼康AF-s24-70,1:2.8E;

拍摄方式:手持、抓拍;

拍摄目的:练手、玩玩或请教。敬请线上线下专家与条友批评斧正授我渔。谢谢!

图片排列:归类并以拍摄先后为序。

===

5《福州青年会 . 正面》摄影:我是圆的

6《福州青年会 . 右侧面》摄影:我是圆的

7《福州青年会 . 左侧面》摄影:我是圆的

8《福州青年会 . 左对面:中亭街口》摄影:我是圆的

9《福州青年会 . 右侧面(江滨大道)上的路人》摄影:我是圆的

10《福州青年会 . 右侧面(江滨大道)上的路人》摄影:我是圆的

11《福州青年会 . 右侧 . 广场波地 . 时代新青年》摄影:我是圆的

12《福州青年会 . 右侧 . 广场波地 . 游客和摄影人》摄影:我是圆的

13《福州青年会 . 右侧 . 广场波地 . 时代新青年》摄影:我是圆的

14《福州青年会 . 右侧 . 广场波地 . 游客和摄影人在拍照》摄影:我是圆的

15《福州青年会 . 右侧 . 广场波地 . 游客拍照 . 留下今天的模样》摄影:我是圆的

16《福州青年会青年广场青年桥》摄影:我是圆的

17《福州青年会青年广场青年桥》摄影:我是圆的

===

作者我是圆的及其简介:

我是圆的,本名陈丰。诗人,诗歌评论家。福建省自学成才者。福州福清市城头镇人。他出生在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黎升村塘池自然村一个普通家庭,幼年跟随大姨妈刘兰英在仓山区仓山镇联建村白鹭岭长大。做过农民、木工、泥水工、电工,商店营业员、采购员、核算员和多家报社的编辑记者、文化干部、政协委员、福州市晋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晋安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图书馆副馆长、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福州市文联委员、福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福州市城市管理民评代表、政风行风廉政监督员,福州市群众路线教育督导组成员,民盟福州市委会参政议政小组成员、民盟福建省委社科委委员、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州市鼓楼区作家协会顾问、中国资深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等职。1989年发表作品,1996年辍笔停止写作;2008年12月上网开博重归写作。已出版诗集《日子那边》《月圆月缺》《我把风留在了风中》《抚摸自己》《我是你的颜色》《时间之外》《在你的江南》《落单的幸福》《像鱼一样的鱼》等书;此外他还计划出版《书缘(随笔)》和《100人读100首——陈丰诗歌鉴赏》《诗歌陈丰》《当下福州诗歌导读》《陈丰评诗》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