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安是法国人后裔,出生在纽约,但在法国长大,后回到美国先后生活在纽约和芝加哥,她一生拍摄了超过10万张照片。
2007年,芝加哥当地历史学家约翰·马鲁夫发现了她的大量底片并开始整理,此后她的作品登上美国以至意大利、阿根廷和英国等地的报纸。2009年4月21日病逝于芝加哥。
2010年,薇薇安的作品开始在芝加哥进行展出,成为摄影圈中热议的人物,并被认可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街头摄影师之一。
发现薇薇安
2007年,29岁的eBay 店主、芝加哥房地产经纪人约翰,在一个房屋拍卖会上花400美元买了一箱资料,那便是薇薇安之作——该拍卖会拍卖了她的财产,因为贫穷使得她付不起房租——羊皮纸文件夹上贴有法文标签,里面包括10万张尚未被冲洗的黑白底片,还有2万张幻灯片和数以千计的胶片。但当马卢夫开始浏览这些底片的时候,他逐渐意识到它们有多么珍贵。
“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街头摄影’”,马卢夫在其关于薇薇安的博客上写道。他彼时正与人合作,为阿卡迪亚(Arcadia)出版公司的“美国影像系列图书”收集芝加哥波提吉公园(Portage Park)一带的历史图像,然而在数万幅作品中,他没有发现任何波提吉公园的图像。实际上,他并不确定自己发现了什么。
在众多没有被挖掘过的底片中,有大量上世纪50到70年代芝加哥街头的照片,这些看似随意的街头影像对于芝加哥,甚至于美国发展的历史,都有着非常详细的记录。那些影像有着一种质朴却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是马卢夫从来没有在其他的街头摄影作品中感受过的。他意识到,这个未知的薇薇安原来如此才华横溢。他把自己拍的照片和薇薇安的作品相比,简直是相形见绌。
“是她让我学会了摄影。我买了一些关于街头摄影大师的书籍。心想,她如此特别,怎么都没人知道她的存在?”但当他试着从网络上搜寻她的名字时,搜寻那个出现在相片纸带上的名字时,却只得到了一则讣闻。对于一个摄影新手来说,马卢夫还需要寻求更多反馈。
他把薇薇安的部分照片张贴在摄影网站Flickr上,一时间俘获和感动了数百名“观众”。他“淘”的那个盛满资料的大箱子,更像一个穿越时光而来的“影像宝库”。
在这个尘封的“时间胶囊”里,有着怎样一段传奇人生?马卢夫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这个已故的、才华横溢的老妇人,并让世人都能够欣赏到她的杰作。
2009年底,马卢夫为薇薇安建立博客,公布了更多照片,溢美之词纷至沓来。除了马卢夫,还有更多人也拥有薇薇安的胶卷与底片。
2008年,第一幅薇薇安的作品出现在网络上,属于另一位拥有者罗恩·斯兰特瑞(Ron Slattery)。此后这批照片转入杰夫·高德斯坦(Jeff Goldstein)和他的合作伙伴手中,杰夫拥有1.2万张负片和70个非冲洗胶片。杰夫在网上坦言,在他频繁去芝加哥某个跳蚤市场时,多次被人拉到一边,问:“你看那边的人,是他第一个发现了薇薇安·迈尔的照片。”“那边的人”便是马卢夫。从那时起杰夫便开始从他人手中购得部分薇薇安的遗作。
在2010年春天,他终于成功从罗恩手中买到了他的收藏。杰夫也为薇薇安开通了一个网站,与人分享她的照片和电影。
图文:网络
编辑: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