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60年摄影,让他越活越“富”

2022年10月07日23:16:59 美女 1253

玩摄影的人常常会听到一句玩笑话“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摄影爱好者不停捣鼓摄影器材,所以要靠摄影致富,一个字,“难”。但75岁的徐伟成却有点与众不同,他的人生因为摄影,积攒了不同的“财富”。采访徐伟成当天,他带着六大包摄影器材前来,每个背包将近50斤重,随着他有条不紊的从各个包中取出不同年代的单反机、摄影机、卡片机......他的这段跨越60年的摄影之路也徐徐展开。

玩了60年摄影,让他越活越“富” - 天天要闻

部分收藏展示

缘起“风光照相馆”

出生在1948年的徐伟成,14岁时参加了虹口区少年宫的摄影培训,从此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摄影梦”的种子。那个时候大家生活都不富裕,能有一台照相机就是奢侈品。巧的是,他小学同学的舅舅在杨浦区的风光照相馆上班。一有时间,他就和同学泡在照相馆偷师学艺。过去用光学相机拍照,调光、拍照是第一步,还要学冲印照片、修复照片,这段经历帮助徐伟成收获人生第一笔“财富”。

进阶的“胶卷时代”

1969年,学习无线电的徐伟成到安徽亳州插队落户,在当地工矿企业工作。也正是这个时期,他开始了一生的“野性收藏”,有了第一台“上海牌”相机、第一台“凤凰牌”相机。到了1980年,徐伟成花720元购买了一款胶片机“美能达700”,而这台相机也几乎跟了他十年。一般一卷胶卷只能拍36张照片,而徐伟成凭借扎实的技术,在开拍前提前量好尺寸,手动调节胶卷中的间隙,一卷胶卷在他手中可以拍摄40张照片。经历40多年,如今这部“美能达700”相机依旧如新,并且可以正常使用。早期机械设备的品质和美感,在它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玩了60年摄影,让他越活越“富” - 天天要闻

转型的“数码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市面上开始出现数码相机、磁带式摄录一体机等多样化的摄影器材。虽然在拍摄的技术、手法、质感等各方面,老摄影爱好者更怀念胶片机时代,但是数码的便捷性和技术的不断迭代,徐伟成开始转型使用数码相机,佳能5D4成为他使用最久的一部单反。

玩了60年摄影,让他越活越“富” - 天天要闻

60年的摄影历程,徐伟成收藏了不同型号的相机超过20部,各式镜头超过30个,储存卡超过100张……如今他是上海市摄影家协会老年协会副会长、新成路街道摄影家协会会长,在他的努力下,新成路街道摄影家协会会员从最早的6人已经发展到了63人。一群有着相同爱好的老同志在退休后发挥余热,继续记录着城市的变化。

玩了60年摄影,让他越活越“富” - 天天要闻玩了60年摄影,让他越活越“富” - 天天要闻玩了60年摄影,让他越活越“富” - 天天要闻

徐伟成摄影作品

老徐说,都说“摄影穷三代”,他却偏偏因为这个爱好,成就了事业。1992年,徐伟成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在创业过程中,他靠着摄影这个爱好结交了不少同道中人,在业务经营中也因为爱给人拍照,获得不少订单。如今企业越做越大,生活越来越富足。平时,他爱和摄友们背上行囊跑遍山川大河,见证祖国变迁的同时,也因为这个爱好,75岁的他依然身姿挺拔精神奕奕,收获了人生最大的财富“健康”。

通讯员:费晓晓

编辑:卢泽斌

美女分类资讯推荐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 天天要闻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报纸的编辑在分发作业时,注意到他的一名记者没有做任何笔记。然后,在编辑争辩之前,谢列舍夫斯基开始背诵整个会议,直到最后一个细节。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闻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读者朋友们,手捧这本2023年的第一本杂志,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轮明月升起,或许感慨万千。当我们翻看一张张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时,才恍然,影像所记录的过去的这一年,承载着太多的真实与荒谬,欢欣与悲戚。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 天天要闻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现在是疫情期间,不建议大家走动,那现在可以为以后出去旅游,提前做好摄影准备。在遇到古建筑的时候,怎么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摄影自学班这篇教程,帮你准备了6个摄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