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这三件事“帮”了,却会“害”孩子

和别人“保持距离”,安全!

和孩子“保持距离”,快乐!

不仅自己感到轻松了

孩子亦然

为什么我要和孩子“保持距离”?

因为

1.我总忍不住“吵”他

孩子本来在聚精会神看绘本,一会儿奶奶过来喂块苹果,一会儿爷爷催他喝口水,一会儿我拿了条隔汗巾给他换……

孩子画画,宝爸有时会忍不住搭腔:房子还没画完呢,这里加个窗户更好……

这些情景是否似曾相识?

我们看似自然而然的“关心”

也许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玩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所以,在陪玩这件事儿上

小编建议“多陪伴,少干扰”

他玩得好好的

咱也不需要总是“提醒”和“指正”

2.我总忍不住替他“拿主意”

“先刷牙,刷完再换衣服,牙膏都给你挤好了。”

“深色衣服太吸热了,今天穿这件白的吧。”

“再不吃,饭就要凉了!”

这些台词有没有很熟悉?

总替孩子拿主意

他可能会变得没有主见,或者愈加叛逆

试着多点信任

在非原则性的事情上

适当给孩子“掌控感”

比如,穿蓝色还是穿白色

先刷牙还是先换衣服

就让他自己说了算吧

这样你不用三催四请,他都会很积极哦

3.我总是时刻“操碎”心

孩子跑跑跳跳时,我追在后面喊“慢一点,小心摔跤”;

孩子想种西瓜籽时,我帮他把花盆泥土都装好了;

孩子想用积木搭房子,我帮他把造型设计好了……

这些行为,你有吗?

看似总“帮”孩子做事

实际是总“阻挠”孩子做事

一看到他遇到困难

就迫不及待告诉他“你应该这样做”

久而久之,他的自主思考空间就少了

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也差了

所以,聪明的爸妈们偶尔也要“装装傻”

让他自己解决问题

甚至,让孩子“帮助你”

比如“妈妈要做午饭了,你能帮我洗米吗?”

当然,也并不是让大家当甩手掌柜

“亲密育儿”≠1天24小时围着孩子转

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

给他多一点自由的空间

少点唠叨、少点控制、少点规划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放手让他去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