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脑发育“高峰期”,错过1个都可惜

虽说,养育孩子,我们不要拿他去跟别人比较。

但大家一起玩儿,我们难免会看到差距: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东西特别快,有的却总是慢半拍?

我们会想,到底是天生的差距,还是孩子成长节奏没跟上?

哈佛大学发展儿童中心有项研究指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3次大脑快速发育的“高峰期”。

每一时期,都是帮孩子打开潜能的一扇窗。

若抓住了,孩子的发展,能快上不少;

但如果错过了,孩子后面再赶,可能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

所以说,3个高峰期,若我们不了解,等发现时,可能就错过了,那实在太可惜了。

一:0~3岁

你可能会纳闷:

宝宝这幺小,除了吃喝拉撒,好像啥也不会,每天就是哭哭笑笑,他懂什么呢?

其实,孩子0-3岁这三年,他脑子里发生的变化,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孩子出生后,脑子里的神经元拼命在连线,速度贼快。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刚出生的小宝宝,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

眼睛会追着人走,听到声音就会转头。你抱着他,他能闻到你的味道,听见你的声音就安静下来。

这些小动作,看着不起眼,但都在锻炼他的感官和大脑连接。

你跟他说话,他虽然听不懂,但会对你的声音特别有感觉;你逗他笑,他看着你笑得可开心。

这些,都是早期亲子互动带来的成长。

很多人一提到早教就紧张,总怕自己没教够。

其实,最好的“早教”,就是你在生活里的陪伴。

你跟他说话、唱歌、一起玩玩具、陪他一起爬地板、看绘本,这些都是帮助他成长的大事。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每天说的都是废话,但孩子却在悄悄学习。

他看你的表情,学你的语气,都对他的大脑发展很有帮助。

另外,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稳定的陪伴,和及时的回应。

他哭的时候你拍拍他,他很快就能安静下来。

他笑的时候你回应一下,他就会更爱笑。

这些小细节,都是在帮他的大脑连线,让他以后学会表达、学会信任。

其实,3年时间过得飞快。

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值得我们参与。

哪怕我们很忙,就算只是坐在他身边,和他玩一会儿、聊聊天,对他来说,都是巨大的收获。

我们稍微用点心陪着,他的成长,就不会错过这个重要的节点。

二:3~6岁

孩子3-6岁这几年,家里最常听到的,就是“为什么?”、“这是什么?”、“我能不能试试?”

他脑子里,正在冒出无数新想法。

而这个阶段,正是大脑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蒙特梭利说,3岁,是孩子的一个分水岭。

说真的,孩子一到3岁以后,变化特别明显。

他突然变得爱说话、会表达,情绪也越来越丰富了。

尤其5岁左右,他开始问各种为什么,脑海里也有无数个“为什么呢”。

这些“为什么”,就是大脑在疯狂建立新联系的结果。

研究发现,3-6岁的孩子,在语言、记忆、逻辑思维和社交方面,都在飞速进步,几乎每天都有新花样。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突然喜欢讲故事了?

有时候他还自己编,甚至能讲得有头有尾。

这就是大脑开始搭建“想象力”和“表达力”的信号。

他们喜欢和小朋友玩耍,会用更复杂的语言,去描述自己的世界。

他情绪也变得多样了。

不开心的时候会生气,委屈了会哭,甚至能讲出来“妈妈,我生气了”、“妈妈你这样做我不喜欢”。

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被“冒犯”,但这恰恰说明,他在学习如何表达和管理情绪。

这个年纪的孩子,非常需要被理解和耐心对待。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刻意“学东西”,而是陪伴和引导。

我们可以陪他画画、做手工、一起玩角色扮演。这些,都比硬塞知识有用。

多让孩子接触新鲜事物,多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好的成长助力。

3-6岁,是孩子独立性逐渐建立的阶段。

他会开始有自己的小主意,甚至想自己穿衣、自己选东西、自己做决定。

多给他一点空间,让他试错,让他选择,哪怕慢一点、乱一点,这些经历,都会变成他大脑里珍贵的经验。

三:青春期

孩子到了青春期,你会发现,小时候那个黏人的小孩,突然变了。

你让他早点睡,他嫌你啰嗦;

你多问两句,他不耐烦。

你再想开口,他把门一关,并且在门上挂着“无事勿扰”、“有事请敲门”等字。

这倒不是孩子“叛逆”了,而是他的大脑,又迎来一次大升级。

孩子在青春期,大脑的前额叶皮质,也就是负责思考、判断、管理情绪、控制冲动的部分,正在经历一轮“大修”。

并且,这项“工程”,得一直持续到二十岁左右,才能彻底完成。

所以你会发现,十几岁的孩子,有时候看起来挺“大人”的,但有些行为,又特别“孩子气”。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很不稳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难过。

我们会很郁闷,他怎么情绪波动那么大?

这是因为,他大脑结构还在调整。

有时候,他会冲你发火、突然不理你,但隔一会儿,他又兴冲冲主动过来聊天,甚至抱着你撒娇。

这阶段,我们也最容易焦虑,害怕自己做不好。

但孩子在和我们“较劲”的时候,也是他在找自己的方式。

很多妈妈说,青春期最难的,就是“陪伴”。

想靠近吧,孩子嫌烦;不管吧,又不放心。

其实孩子心里,并没有真正拒绝我们,他只是更需要空间。

我们可以适当地放手,让他去做一些自己决定的事。

比如自己规划学习时间,和朋友独处,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在一旁默默支持。

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有事随时找我”,就能让孩子心里很踏实。

青春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有时候我们觉得,这段时间怎么这么难熬,其实等过了几年再回头看,会发现,这正是孩子和家长一起成长的阶段。

你给他的尊重和信任,都是他以后面对世界的底气。

别怕他叛逆,别怕他疏远你,静静陪着他,耐心一点。

终有一天,他会带着全新的自己走向你,带着成长和懂事回到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