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须和你们唠一件特别离谱的事儿,这事和高考紧密相关。
我遇到了一对外地夫妻,原本两口子在小镇子里都有着正经稳定的工作。
然而为了孩子高考,他们做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高中三年双双辞职,从老家小镇一路奔赴哈尔滨陪读。
注意,是两个人都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工作!
到了哈尔滨后,他们一边艰难地打工维持生计,一边租房子陪伴孩子。
他家有个女儿,我们孩子一个学校,平时经常能碰到他们。
学校对面有个复印社,每天一放学,孩子们就一窝蜂地跑去印卷子。
这对夫妻每次都是一同来接孩子,毕竟两人都在哈尔滨打工,而且高中晚自习下课时间很晚,好在他们租的房子就在学校旁边。
有一次下晚自习,孩子们照旧涌进复印社,那个女孩儿也在其中。
她性格比较内向,身形高挑却格外消瘦,看上去就像是长期营养不良的样子。
那次测试,她发挥失常,没考好,她妈妈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女孩儿敏锐地察觉到父母的不满,情绪十分低落,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排在队伍的最后面。
等前面的孩子都印完卷子离开后,就只剩下他们一家三口。
当时我恰好就在旁边抽烟,看到女孩儿印完卷子后,伸手到兜里摸索零钱准备结账。
那零钱应该是她妈妈每天给她带的,大概10块、20块,通常是放在书包里,可这会儿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换做正常的家长,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心急如焚,要么赶紧掏出手机扫码,帮孩子把钱付了,可她妈妈却……
她不但没有帮忙的意思,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白天给你拿饭钱、喝水钱,你到底放哪儿去了?一天给你20块,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是不是又偷偷买饮料喝了?”
当时已经快晚上10点半、11点了,光线昏暗根本看不清。
她女儿只好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一本本书、一个个本子仔细地翻找。
满头冒汗,看得出,女孩的眼泪都出来了,很委屈那种。
她妈妈的表现就像个不讲理的泼妇,而她爸爸平时看着挺通情达理的,还经常和我聊天呢,可这个时候却一声不吭,双手插兜站在旁边抽烟。
我真的不理解。
复印社老板实在看不下去了,开口说:“算了算了,就1块5毛钱,这钱不要了。”
没想到,她妈妈依旧不依不饶,非得逼着女儿把钱找出来不可。
女儿找了大概五六分钟,终于在书里找到了夹着的5块钱,然后递给老板。
老板忍不住再次说孩子妈妈:“你怎么能这样数落自己的女儿呢?现在的孩子面临高考,压力多大啊。”
她妈妈一听这话,直接急眼了。
火气奔老板来了。
就跟老板吵了起来,把老板气得够呛。
往家走,女儿可能因为心情低落走得慢了些,她爸爸竟然从后面狠狠地踹了女儿一脚。
这一幕可把我气得浑身直哆嗦。
还有一次,应该是高考前夕,早上送孩子去学校的时候。
学校通知每个孩子都要带手表,目的是提前适应高考的节奏,可她女儿偏偏没带。
老师见状只是顺口说了一句。
结果,这两口子就在校门口彻底失去了理智。
她妈妈叫嚷着让她爸爸回去取,她爸爸却反过来让她妈妈去,两人不仅谁都不愿意动身,还对着孩子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
当时校门口围满了人。
老师赶忙出来打圆场,说算了,如果实在没办法,自己帮孩子找一个,可,这两口子依旧不依不饶。
最后,他们谁都没去帮孩子取手表,而是逼着孩子自己回家去拿。
当时正值早上的高峰期,也不知道孩子是坐车还是打车,折腾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匆匆赶回来,刚好赶上打铃进学校。
虽然这只是一次平时的测验,并非真正的高考,但孩子显然被吓得不轻,看得出,整个人特别紧张。
我看见,孩子进校门两个腿哆嗦,满脸通话。
一个女孩啊!
到了中午,孩子考完试出来,说自己的语文作文考砸了,肚子也饿了,特别想吃个汉堡。
她向妈妈要钱,妈妈却嗷嗷的大喊:“我不是给你带钱了吗?”
她又转向爸爸求助,爸爸同样拒绝给钱。
孩子没办法,只能5楼的教室跑上去又跑下来,好不容易拿到钱去买汉堡。
可尴尬的是,钱根本不够,连买瓶水的钱都没有,孩子只能干巴巴地啃着汉堡。
最后,她爸爸可能是有点于心不忍,递过去半瓶矿泉水,孩子就接着去参加下午的考试了。
再有一回,是在吃早餐的时候。
包子铺,在学校对面。
女孩性格内向,吃饭比较慢,细嚼慢咽的。
且,学校马上打铃了。
女孩妈妈在一边嘟嘟囔囔,各种输出,说的话劈头盖脸。
从孩子晚上玩手机,到孩子吃饭墨迹,总之一顿数落。
当时,屋里全是人。
女孩可能也是适应了妈妈这种跋扈。
依旧慢慢吃。
女孩儿喜欢吃甜食,喝粥的时候便拿着勺子去前台舀了一勺白糖。
老板出于好心,说道:“这白糖按理说是1块钱,看这孩子学习怪累的,这钱就不收了。”
没想到她妈妈却不领情,当场就给老板转了1块钱。
转完账后,立马又把矛头对准自己女儿,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说她就因为吃个早餐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学习,以后高考可怎么办。
不吃白糖能……
女孩儿委屈极了,一边吃饭一边默默流泪,眼泪吧嗒吧嗒地掉进碗里。
老板娘在一旁看着都心疼不已。
可我们作为外人,也实在不好插手管人家的家务事。
后来听说,他家孩子高考成绩出来了,仅仅是刚刚过了一本线。
高考分数出来后,开家长会,孩子妈妈进去参加会议,爸爸则留在外面没进去。
我便和他在门口聊了起来。
这一聊才知道,原来,他们两口子早在高中来陪读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
男方原本的想法是,留一个人在老家继续工作挣钱,另一个人来陪女儿就可以了,这样既能照顾孩子,又不至于断了家庭收入。
可他妻子坚决不同意,甚至以离婚相逼,无奈之下两口子只好都来了哈尔滨。
结果两人都没了稳定收入,女方还在长期的压力下慢慢患上了抑郁症,于是两人就偷偷地办理了离婚手续,而他们的女儿对此却毫不知情。
我忍不住问这位爸爸,为什么对女儿如此狠心。
他也很无奈,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反正,就是想虐自己的女儿。
之后,两口子还后悔……
他说,自己把整个家当都押在了女儿身上,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钱,估计至少50万以上,工作也丢了,可女儿却没能达到他的期望。
他觉得,在他们那个小城镇,考个一本并不是什么难事,女儿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太不争气了,他感到特别不值得。
家长会结束后,孩子妈妈领着女儿从学校出来。
往常她都是用自行车驮着女儿回家,可那天却没有,只是自己默默地推着车走在前面。
她爸爸则叼着烟,两手插兜,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仿佛和她们母女俩毫无关系。
女儿低着头,神情落寞地跟在后面。
三个人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就像陌生人一样。
当时外面风很大,孩子走在后面,偷偷的掉眼泪。
看得出,她哭得很伤心,那场景看着特别让人心疼。
可是,两口子听到女儿在后面啜泣,谁也没劝。
自己走自己的。
最扎心的是,当时有个孩子追上去,去拽那个女孩合影。
应该是女孩的同班同学。
孩子妈妈嗷一嗓子,你考这点分还好意思照相!
当时这一嗓子,吓到女儿浑身发抖。
我想,那一刻,她女儿的心都碎了。
这个故事真的太令人唏嘘了,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