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小孩,也喜欢成为他们的妈妈”
一幅17人的陈旧全家福、5间精心装扮的儿童宿舍、17张干净整洁的床铺,这是尼玛卓嘎待了24年的地方,位于堆龙德庆区乃琼街道岗德林社区的拉萨sos儿童村,这个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地方是她的第二个家。
2000年,28岁的尼玛卓嘎还在当时的堆龙皮革厂工作,在看到拉萨sos儿童村成立并招聘妈妈的消息后,生性喜爱孩子的尼玛卓嘎当即决定前往应聘这个特殊的工作,但应聘要求之一是自愿放弃婚姻,这让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犹豫之中。恰在此时,她目睹了一个刚被送来的小孩因缺乏安全感而痛哭流涕的场景,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她的心弦,所有的犹豫在此刻烟消云散。“看到这些孩子,我心疼他们,我想成为他们的妈妈,成为我喜欢的孩子们的妈妈。”尼玛卓嘎这样说。
“是我选择成为他们的妈妈,我就应该尽到做妈妈的责任。”
照顾孩子并非易事。年幼的孩子,吃喝拉撒睡都需操心,体弱的常半夜生病,或亢奋哭闹。年龄大些的,不仅要关注学业,还要辅导青春期心理变化。
2000年11月13日,小普珍来到尼玛卓嘎身边。这个四个月大的小女孩又黑又瘦,身体素质差,常发烧咳嗽,几乎每周都往医院跑,甚至在医院走廊学会走路。一天晚上,小普珍高烧40度,尼玛卓嘎在病床前悉心照料,用湿毛巾降温,棉签沾水润唇,孩子哭闹就抱在怀里哼歌谣。她连续熬了十几个小时,即便同事想替换,她也因孩子只认她而坚持。小普珍病好后,她更加细心。一天整理床铺时,小普珍喊出“妈妈”,尼玛卓嘎激动落泪。
“是我选择成为他们的妈妈,我就应该尽到做妈妈的责任。”尼玛卓嘎和其他妈妈一样,同样希望她的17个孩子茁壮成长,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看着孩子们长大,我只想他们偶尔来看看我就好。”
“妈妈,生日快乐!”“妈妈,我想你了,可我工作忙,回不去。”“妈妈,我想吃你做的土豆炖牛肉。”尼玛卓嘎52岁生日这天,手机微信消息不断。她未曾料到,身边的孩子们还准备了惊喜。孩子们带着蛋糕、卡片和折纸,为她庆生,现场满是温馨的爱与祝福,妈妈与孩子们热泪盈眶,紧紧相拥。
今年,是尼玛卓嘎52岁的生日,同时也是她在拉萨sos儿童村的第24个年头。24年的漫长岁月里,尼玛卓嘎扮演着多种角色,她是“他们”共同的妈妈,也是他们的“好老师”,更是他们身边最可靠的亲人。在她的悉心呵护下,如今,孩子们已经茁壮成长,家里最年幼的来自堆龙的孩子正就读小学,还有的孩子目前正就读高中,但更多的孩子已经走出4号家庭,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成为了警察、教师...。
“孩子们长大了,我不奢望他们回报我什么,只想他们偶尔来看看我就好。”就如尼玛卓嘎所说,从4号家庭走出的孩子们无论走多远,始终牵挂着“家”里的妈妈,每逢节假日,孩子们一有空就会回到4号家庭看望妈妈。
孩子们常说是妈妈给予了他们第二次生命,给了他们战胜自己和未来的信心。
回顾24年,尼玛卓嘎虽有辛酸,但更多的是幸福。当问她是否会因更好的工作条件离开儿童村,她坚定地说不会。这份坚定源于4号家庭和孩子们。家中每件小饰品都是她精心挑选,她与孩子们共同努力经营的温暖的家,正如儿童村院子里的大字“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有爱的家”。尼玛卓嘎用爱为孩子们照亮了梦想之路,她的奉献精神如明灯,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也激励着更多人关注和投身儿童福利事业。
她是平凡而伟大的职业妈妈,用无私的爱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编辑:洛桑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