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和根|众妙之缘-2024全国百位书画家名人录

【艺术家简介】

柯和根 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陶艺家协会副会长、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景德镇画院院长、海上水墨画院副院长。获得国家人事部授予的“中国画杰出人才奖”,入选上海美术百家和文化部授予的“中国画百杰画家”入选全国及国际设计展并获得各种金、银、铜等奖项数十次。入选数十次全国单项画展及综合类美展。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及出版数十本专著。各种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与博物馆及收藏家收藏,各种媒介与电视专题片及访问、访谈广为传播,影响巨大!

【作品鉴赏】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

王兆平

我们从某些局部中惊讶地感受到二维平面的视觉穿透力。平面构成法则在现代语境中的渗透成为美术作品当代性的一个重要表征。

闽南记游系列1 46cmX34cm

我在现代民间绘画的研究中发现:“意象的成因是结构形象和视觉记忆在复述过程中的主观生造”。记忆的倒错和淡忘反而成了主体创造的动因。主体生命的觉醒成为跨界、混搭、交汇的强劲推手。

闽南记游系列2 46cmX34cm

艺术家或许找到了创建自家城廊的一条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通道。

闽南记游系列3 46cmX34cm

柯和根艺术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无仅有且具说服力的经验。

闽南记游系列4 46cmX34cm

混沌初开的旷远和现代构成法则的通会,蕴含了宗教意涵和图腾崇拜的抽象在现代语境中给人一种错愕,这种交叉思维迫使你开启一种全新的审美程序。表现出独特的厚度和沧桑感。

闽南记游系列5 46cmX34cm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柯和根著述出版了多部平面构成的著作,成为了装饰界热门的教科书。对隐性的抽象序列驾轻就熟,为日后感性的天马行空预埋了镇海定针。

闽南记游系列6 46cmX34cm

陶瓷、中国画、油画、版画。柯和根把各种样式放置在澄怀味象这一东方认知方式的大气场中。瓷质的刚性和宣纸的柔性,软硬兼施丰富了内在容量,但不足锻造艺术超人,只有从多个视角去触模干旋坤转的艺术本质,才能实现相非相的华丽转身。 柯和根认准了这一路线图,艰辛的赶路,激情的生活……

闽南记游系列7 46cmX34cm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各种形态甚至各个门类,下部分都会壁垒森严,而在形而上的顶端,则是玄旨傍通,空为真谛。要打通壁垒。在学术上必须有非常充分的储备。

闽南记游系列8 46cmX34cm

我之为我,法而不法,与其说是一种思想方法,更确切的说是艺术家以自我为主轴的流观方式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自信和多元视野。

闽南记游系列9 46cmX34cm

柯和根不管在陶瓷创作和中国画创作中,在窑变和水墨破擦中,始终在不确定中预设了一个张力场,在这种初不如是而忽如是的生发中,蕴含神韵、生机、精气、巨变的性灵,使作品具有真率和奇谲的品挌。

闽南记游系列10 46cmX34cm

很多艺术家,在传统和现代这一时代命题前徘徊、迷惘。聪明的人会用现代的眼光去回望过往。以无为德,以虚为道,在现代传统之间构建一条时空隧道,以宇宙法则睨视八荒,穷神知化。进入随心、随意、随情、随性的自由王国。

闽南记游系列11 46cmX34cm

柯和根放纵逸笔,随心沉浮,虚静中勃发意念,以莫测的线性抽象去统摄客体,物性被降为其次,并被放逐在心源里发酵,在陌生的路径发现别人容易 忽略的美。

闽南记游系列12 46cmX34cm

中国画的含金量,最终必然会归结到线条的品质和气息的格调。

闽南记游系列13 46cmX34cm

柯和根在书法的修炼过程中,把书法放到一个更宽泛的了视野中进行再认识。书法意韵贯穿在整个创作过程。成了通识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纽带。

闽南记游系列14 46cmX34cm

在浮躁的当下,用庸俗的价值观,以本体以外的某些指标论英雄,长途跋涉的艺术家,可能冒着被边缘的风险,然而对艺术本体的敬畏和诚虔,以艺术的高度和深度,最终必然会成为人们驻足一瞥的标杆……

闽南记游系列15 46cmX3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