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了厌学情绪怎么办?看看这位老师的做法

第二天,王凯来到学校,张老师问他肚子疼的事,王凯支支吾吾的,最后说了一句“不疼了”,就急忙回到自己座位上了。

张老师想了想,就打了王凯妈妈的电话,想了解一下王凯的身体情况。谁知电话一接通,王凯的妈妈就在电话里跟他“告状”,说王凯纯粹就是为了躲避考试,听到老师批了假,他肚子也不痛了。下午叫他来学校考试,他又说自己不舒服。

最后妈妈说:“这个孩子没救了,不爱读书还撒谎,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就是没法改变他。”张老师听到这里,对王凯的妈妈说:“孩子不爱学习,我们就一起来找原因,打骂孩子不是个好办法。”

王凯的妈妈说:“哎呀,老师,我是个没文化的人,我不会教人。但我知道读书好,我不想让王凯和我一样没出息,可是,我想让他好好读书,他偏不听,我就只好打骂了。”

听到这里,张老师隐隐约约猜到了一点王凯“肚子疼”的原因了。

过了两个星期,语文单元测验。果然,王凯又是肚子疼请假。张老师现在知道,王凯就是厌学了。

于是,张老师来到王凯家里,跟他妈妈进行了深入沟通,张老师初步认为,原因还是出在他妈妈身上。王凯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她把焦虑传导给了孩子,孩子无法达到妈妈的期望,慢慢地对学习充满了恐惧,所以一说考试,孩子就出现“肚子疼”的症状。


找到了原因,张老师首先做了王凯妈妈的思想工作,让她放平心态。同时,张老师给王凯开了小灶,并且让他和同学结对子,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过了一段时间,王凯的成绩慢慢地上来了,他肚子再也没痛了。一个“厌学”的孩子,就这样被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治愈了。

可是,有一些孩子却没有王凯这样的运气。据调查,我国“厌学”的孩子数量还在呈上升态势,而且呈低龄化发展。

作为家长,了解一下厌学形成的几个阶段,有助于帮助孩子预防厌学。

首先,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孩子容易焦虑。这是厌学最初的阶段,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觉察到孩子的焦虑,进行干预,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就没事了。

如果任由其发展,孩子就会自我怀疑,但这个阶段,孩子还没有放弃希望,还会尝试努力学习。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拉孩子一把,帮助孩子把学习成绩提上去,让孩子看到希望,孩子也能很快复原。

否则,发展到对学习恐惧,像王凯这样害怕考试,孩子可能就真的快要厌学了。这就是一个厌学的临界点,但如果得到心理支持和帮助,孩子的情况还是能改善的。如果不能,孩子接下去就发展到了自卑,就真的很难摆脱厌学了。


从焦虑发展到厌学,这其中的每一步,孩子都会有所表现,家长只要用心就一定可以觉察到。把握好帮助孩子的时机,就可以让孩子远离厌学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