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并且爱上阅读?

大部分家长(可能95%?没有调查过),都想问一个问题——为啥我家的娃不喜欢看书?

我曾经也无数次问过这个问题,通过翻阅查找书籍资料,我终于了解了其中的原因。

孩子不是父母给ta买了书,ta就一定会看,ta是需要慢慢建立阅读习惯的,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下面这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翻书期

孩子要从多大开始建立阅读习惯,答案是只要会坐了,就可以开始建立阅读习惯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抱孩子坐在腿上,当然ta这时候对书这种东西是完全陌生的,ta可能会撕书甚至啃书咬书,这都是很正常的,也不需要去阻止ta,ta只是在探索这个充满新奇的世界,如果这时ta得到父母的惩罚,会让ta对书失去兴趣,想要建立阅读习惯爱上阅读就很难了。

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这种叫“书”的东西正确打开方式是“翻”,是的,ta会自己学会翻书,并且ta会觉得书这个东西还是挺好玩的。

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触摸书、发声书、布书等等,让孩子去看、去摸、去玩,这样ta会对书开始很感兴趣,不会对书产生拒绝的情绪。


第二阶段-图片期

这个时期孩子拿到一本书,ta会开始观察书中的画面,对书中的细节非常感兴趣,这说明孩子进入了阅读习惯养成的图片期。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玩这两个游戏:指图识物和口语培养。

指图识物就是我们可以指着照片中的东西比如小狗、茶壶等等,然后问孩子这是什么呀?这是小狗,这是茶壶,孩子就会开始认识生活中的这些物品、动物等。

口语培养就是让孩子来形容这些东西,比如问问孩子小狗怎么叫?小狗是什么颜色的?或者问问孩子这些东西的大小、数量等等。

通过这两个小游戏,可以提升孩子对世界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第三阶段-故事期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给孩子读一读故事,并开始引导孩子预测和回想。比如看完一个故事,我们可以让孩子复述一下刚才的故事讲了什么。还可以在故事的中间停顿一下,让孩子描述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如果父母足够耐心,还可以和孩子讨论在这个故事中,孩子喜欢谁、不喜欢谁,以及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孩子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第四阶段-文字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差不多是到幼儿园中班的年纪了,父母可以开始引导孩子识字了,汉字据统计接近90%是形声字,其中部首是表意的,偏旁则是表音的,所以要让孩子多留意字的偏旁部首,这样识字的效率会更高。

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做得不错,那么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ta就能认得不少的字了,基本上可以跨入自主阅读的门槛了。

由于通过正确的步骤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到了小学,不需要父母天天盯着监督,孩子也会自己阅读,这样父母也会省心很多了。

我是桐桐妈妈,每天分享养娃心得、育儿干货,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