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0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岳淑珍)日前,涵涵妈妈带4岁多的涵涵出去游泳,不久涵涵身上便出现了一颗颗肤色的小肉粒,最开始只是背上有一颗,后来全身上下越来越多。涵涵妈妈赶紧带孩子来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涵涵被确诊为传染性软疣。医生提醒,传染性软疣皮损越小,愈合时间越快,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是一种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的常见皮肤病,潜伏期为14—50天,典型皮损为3—5mm大小的半球型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正中央有脐凹,内含有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
省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罗鸯鸯介绍,近年来,“水瘊子”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发病高峰为2-12岁,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通常认为,传染性软疣是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皮肤感染,如在公共浴池或游泳池中被传染,通过污染物感染也是其传播途径之一。
传染性软疣病毒为何多见于儿童?罗鸯鸯表示,至今原因不明,可能与儿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建立完善及幼儿皮肤薄嫩,病毒易于侵袭有关。
得了“水瘊子”如何治疗?罗鸯鸯介绍,本病可以自行消退,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否治疗,约50%儿童在1年内、70%的儿童在18个月内感染病灶完全消失。但是,考虑到其潜在的长期病程及重复感染、自体接种和传播给他人的风险,通常建议进行治疗。
治疗原则是去除软疣小体,预防复发。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治疗方案的舒适度、年龄、数量和严重程度、部位而定。主要包括物理治疗——用局部刮除、激光、液氮冷冻等物理方法治疗;外用药物治疗——涂抹斑蝥素或1%西多福韦软膏。
罗鸯鸯强调,传染性软疣皮损越小,愈合时间越快;皮损越大,并伴随感染者,愈合时间越慢;软疣数目越少,复发率越低;软疣数目越多,复发率越高。因此,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贴士
如何做好预防传染性软疣?
①不接触已知确诊的传染性软疣患者。
②注意个人卫生,不去不清洁的浴池或游泳馆,不共用洗浴用品及个人生活用品,养成良好的洗浴习惯,选择淋浴,并不宜过勤,不过度搓擦清洁皮肤。
③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不抓挠皮肤,积极治疗其他伴随的皮肤疾病。
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⑤本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一审:王铭俊;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