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人4孩子被困野山14小时,荒野求生的巨婴,真是莫大的讽刺

“荒野求生”听着像勇敢者的刺激游戏,只可惜,喜欢刺激的巨婴也不少!

10月6日晚上9点,北京房山的蓝天救援队接到求救信息,有10个人被困在一座野山里。

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经过14个小时的搜救,成功把被困人员带到山下。

本来吧,10个人被困,蓝天救援队圆满救援,这条热搜我也不太会关注。可偏偏,被困的10个人里,有6个大人4个孩子,最小的孩子只有6岁。

作为一个中年老母亲,我就想写点什么了。

01

6个大人4个孩子被困野山

类似的驴友被困的新闻,也是热搜的常客。驴友们喜欢新鲜的景色,没有经过开发的野山野长城野河沟,都是他们喜欢探险的地方。

有的人,经验丰富,能力也够,能够预测到各种危险,靠自己能完成荒野求生。

有的人就空有一腔热血,没啥真能力,出发的时候自信满满,走着走着就垮了,最后还是要打求救电话,要利用公共资源的帮助,才能实现自己的荒野求生。

国庆假期带孩子爬爬山,是很多的亲子活动,也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只是,这6位家长看不上已经开发过的景区,可能觉得景区人太多太拥堵,想带孩子另辟蹊径,一行10人去爬了更刺激的野山。

野山之所以叫野山,是因为它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沟沟坎坎的不一定适合攀爬。再碰上不给力的天气,刮个大风下个大雨,天黑视线受影响,危险就扑面而来了。

这6大4小的探险小队,从上午11点开始爬山,一直到晚上8点被困,足足走了9个小时,15公里山路,可真是达到锻炼的目的了!

参与救援的蓝天救援队队员说,“哪里有什么路!除了断崖就是绝壁,老队员像壁虎一样趴在崖壁上,让新队员踩在自己的肩膀上行走。”

“这样的路白天肯定不敢走,天黑看不清反而胆子大了。”

难度这么大的野山,是谁给这些家长勇气,带着6岁的孩子去探险呢?

深夜里救援队员大汗淋漓,后背的汗水湿透棉大衣,被困的家长还打了一个个催促的电话。

你们还在找我们吗?

还得多久?

我们又冷,又害怕。

本该欢天喜地的国庆假期,大人孩子都遭罪,探险失败上热搜,探险过程也不体面。

02

越小众才越高端?

这年头,家长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可真是绞尽脑汁,普通活动已经不能入家长的法眼了。

爬山,也是越小众越高端,要爬就去人迹罕至,最好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野山。

上文被提到的6岁孩子,并不是蓝天救援队救援过的年龄最小的孩子。

房山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说,家长带孩子爬野山的情况不少,救援过的最小的爬山者是4岁,被蓝天队员背下山的。

此次救援的6岁孩子,下山的时候摔了两个屁墩儿,累过劲儿了不停地苦恼,各种找茬。

旁人看来纯粹没事找事的行为,在当事人眼里大概也是充满自豪感的。

虽然,我们被困了,但我们不走寻常路呀。

被困6岁孩子的父亲说,孩子一路都是自己走,危险的地方则由他带着走。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句话,我听出来身为人父的自豪感。

6岁的孩子就是棒,一路都是自己走,这次行动虽然结局不咋地,但孩子得到了锻炼呀。

寻常的山,平常的运动是达不到锻炼孩子的目的的。只有小众的高端的方式,才能起到真正的目的。

孩子的运动项目也是有鄙视链的,越小众的运动才越高端。像不需要任何器材,不太受限制的跑步,稳稳位于鄙视链的底层。

可事实上,跑步是一项多么好的运动,让孩子想运动就运动,跑跑跳跳就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太多人走的路可能会拥挤,但人少的路,就真的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吗?

03

被标签绑架的人们

就像传说中爬山圈的鄙视链,爬危险的山,才能证明厉害。北京周边平易近人的香山八大处百望山,成了鄙视链的底端。

要说去爬了趟香山,大概会被人嗤之以鼻,这也算爬山?

爬山的目的是什么?用我朴素的感情去判断,爬山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带孩子运动也是要锻炼身体。

带孩子爬趟野山他就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了?爬一次玩命路线就能成为爬山王者了?

这种人看起来是满满的优越感,一副看不起大众的样子,其实骨子里是自卑,是对自己的不认同。

人对自己的认同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外部的认同,二是自我认同。

内心认同自己的人,是骨子里的自信,他们不会受旁人左右。

而那些口口声声说“爬到山顶才能征服这座山”,“孩子只有学XX才不会落后”的人,渴望得到外部认同来证明自己,想用这种外在的征服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说,“要正确对待登山这项运动,爬山的目的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到达某个山顶就征服这座山了,别让虚荣炫耀之心把自己送上不归路。”

一腔热血追求高段位,最后还要让别人冒着生命危险来救援,爱探险的巨婴,还真是讽刺!

最后我想说,让孩子学什么东西,做什么运动,别看着鄙视链选,也别盲目随大流。

多问问孩子的意见,只有孩子喜欢才能有无穷的动力,就算在鄙视链的底端,同样能玩出花样!

孩子喜欢的,就有动力学得好。学得好了就能增加对自己的认同感,就能越来越自信,不至于被乱七八糟的鄙视链迷惑,做出冲动冒险的蠢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