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妈妈,我想买玩具”时,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带娃出去的时候,不能让他们看到玩具,一旦看到之后,孩子就一定会嚷嚷着要买,如果家长不同意,他们就开始哭闹不止;但如果给娃买的话,其实家里的玩具真的已经很多了。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家长就会直接拒绝,但是这样做的话,一方面会让孩子伤心,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孩子哭闹不止、无法收场的局面。


家长到底如何做更好呢?注意了,聪明的家长会这样做:


1.制定买玩具的规则


家长可以给孩子买玩具,但是一定要把握一定的“度”,不然孩子就会永远不知满足,会一直要求家长给他们买玩具。


如何把握这个“度”呢?具体来说,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买玩具的规则,比如每个月只能买2种玩具,或是每个月只能买多少钱以内的玩具,超过这个额度之后,就不可以买了,而且一旦制定好以后,不管孩子或是家长都要严格遵守。


这样孩子以后买玩具的时候,就会多思考、多想想,会更谨慎,而不是不管不顾,什么玩具都要拥有。


2.适当满足孩子


孩子喜欢玩具是正常的,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其实也想要各种各样的玩具,所以家长应该做到理解孩子的心情,可以适当满足他们的愿望。


比如是孩子特别喜欢的玩具,那么家长可以考虑为孩子买下它;但如果不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家长就可以适度拒绝。


这样既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同时又能避免“一味地拒绝,让娃伤心”的情况。


3.列下愿望清单


有些孩子的玩具其实已经很多了,但是孩子还是想要买玩具,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不妨引导孩子列下愿望清单。


然后等到孩子以后生日或是什么特殊的节日时,家长再选择送给他们。


此外,家长还需要引导孩子选出愿望清单中最想拥有的一件玩具,而不是无节制的,所有的玩具都想要。


这样做的话,可以避免孩子买很多没必要的玩具,还可以让家长省下钱,可谓一举两得。


4.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观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应该从小培养。


当孩子想要玩具的时候,其实就是家长帮助孩子培养正确消费观的好时机,所以家长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比如面对超预算的玩具时,家长要如实告诉孩子:“宝贝,这个玩具确实太贵了,妈妈真的负担不起。”


要让孩子明白玩具的价值,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其实有时候家长并不是不让孩子买玩具,只是担心孩子会养成“见啥要啥”的坏习惯。


所以,为了避免孩子养成这种不好的习惯,在出门之前,家长就可以和孩子先约定好,比如:“宝贝,今天我们就出去玩哦,不买玩具哦~”或是“宝贝,我们今天出去只能买一件玩具,多了就不可以买咯!”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