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前小朋友的身体认知图鉴


孩子该在什么时候接触

身体科普知识这个问题”

我会说:“就是现在”

暑假即将到来

安全教育提上日程

一篇给幼儿园小朋友的身体图鉴

先让孩子了解身体

才能引导他们爱护好自己

1牙齿


牙齿健康才能吃嘛嘛香

平时要少吃糖果和甜食

尤其不要晚上睡觉前吃

吃完东西后漱口

早晚按时刷牙

可以帮我们预防蛀牙

2舌头


人类舌头上大约有1万个味蕾

每个味蕾包含

大约100个味觉细胞

当我们吃东西时

味觉细胞将信号传递给大脑

从而使我们品尝出食物的味道

3 唾液


唾液就是我们常说的口水

它不仅能清洁和保护口腔

还能帮助口腔消化食物

但是很多疾病会通过口水传播

因此随地吐口水

是很不卫生的行为

4眼睛


眼睛是人体

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眼睛获取视觉信息

并传递给大脑

就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

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

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

5耳朵


外耳像个小扇子

负责收集声音

声音振动鼓膜

声波通过毛细胞传送到大脑

我们就听到声音啦

耳朵还有自洁功能

频繁掏耳朵容易引起听力损失

6皮肤


小朋友的皮肤

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较弱

容易发生皮肤晒黑、晒伤

所以夏天外出防晒很重要

而泡水后手指皮肤会发皱

是由于在手指等部位

皮肤角质层细胞吸水膨胀导致的

7肚脐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

肚脐眼的位置生长着脐带

连接着胎儿和妈妈体内的胎盘

以提供胎儿所需要的营养

而肚脐眼就是孩子与母体分离

脐带脱落、闭合后的“疤痕”

8鼻子


鼻子可以闻各种各样的气味

还能保证我们能顺畅呼吸

鼻黏膜很脆弱

经常抠鼻子容易流鼻血

如果鼻子里有分泌物的话

可以用纸巾或

其他温和的方法来处理

9肚子


当我们饿了的时候

经常能听到肚子咕咕叫的声音

因为胃会因为饥饿而收缩

胃里的液体和吞下去的气体

会在胃里“跑来跑去”

结果就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就像在提醒我们“该吃饭啦”

10手


手指长短不一样

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短粗的大拇指可以按住东西

食指最灵活,可以动来动去

中指最长,可以够远处的东西

无名指和小拇指

可以帮我们握紧东西

11脚


小脚的用处很多

走路、站立、蹦跳……

它可以让我们快乐地玩

还可以带我们去很多地方

如果有人踢了你

你要勇敢对他说

小脚不是用来踢人的

12隐私部位


泳衣、背心短裤遮挡的地方

不能让别人看也不能碰

如果你对别人的抚摸

或接触感到不舒服

可以勇敢说“不”

并立即想办法“走开”

孩子是从探索自己的身体

开始探索世界的

是从了解自己的身体

开始了解世界的

是从热爱自己的身体

开始热爱世界的

因此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身体

只有认识身体后

小孩子才会知道保护身体的重要性

无论成长路经何处

都希望每个孩子

好好爱自己

身体有许多小秘密

每个部位都有大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身体

学会怎么保护身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