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多一定长得高?这些儿保误区你踩中了几个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7月4日(通讯员 曾成)跳绳、绑腿、多吃就能助高?其实这样不仅作用甚微,反而会影响孩子健康。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提示,儿童保健是一个综合工程,任何偏废和疏忽都可能影响到孩子健康,要选择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家长,一定要避开以下误区。

误区一:吃得多=长得高

饮食是孩子摄取能量、营养的重要途径,很多家长认为,吃得多就一定长得高。实际上,摄入过少、营养不良肯定会影响长高,但吃得多,并不一定能助高。

有专家提示,合理膳食、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适当保持饥饿,反而能增加胰岛素分泌,对长高形成一定好处。如果发现孩子身高增长缓慢,需尽早到诊治儿童发育和行为问题的专科就诊,进行体格检查骨龄测评,根据医生解读报告有的放矢,精准介入。

误区二:挑食厌食=故意调皮

孩子只吃肉蛋鱼,不吃青菜水果,到底是染上了偏食的坏习惯,还是身体不适引发?

其实,幼儿挑食厌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故意调皮,养成不良饮食习惯,有一部分可能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或消化不良脾胃不调导致的进食障碍。父母应找到孩子挑食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研究结果显示,缺乏微量元素,可能导致味觉减退,或消化酶的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孩子食欲。

辨证施膳指导、微量元素的测定、中医推拿,从根源上溯源病因,让孩子吃嘛嘛香。

误区三:成绩差=智商低

孩子成绩上不去,不少家长会选择补课、上培训班等方式“以勤补拙”。事实上,学习不好,并不是因为孩子笨,而是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健康问题。

通过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ADHD诊断量表、瑞文智力测试、微量元素测定等检测手段,可以帮助家长找到孩子学习困难的真正的“症结”。

误区四:儿童过敏=无法治愈

擦鼻子、揉眼睛、出湿疹、拉肚子……当小朋友出现以上症状时,不一定是肠胃和皮肤不适,有可能他/她只是过敏了。

儿童与成人过敏诱因不同,但本质上讲,大部分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不够强大,当外部刺激物接触皮肤,或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后,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影响其他正常的生理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儿童过敏并不是不可治愈的,通过施膳指导、过敏源筛查、中药涂擦,均可有效缓解、改善过敏症状。

误区五:打鼾=睡得好

打呼噜真是睡得香的表现吗?从医学角度看,儿童打鼾被认为是睡眠障碍的一种,不一定是好事。

根据不同性质,打鼾分为生理性打鼾与病理性打鼾。

生理性打鼾可能是特别劳累,或睡姿不当时,咽部肌肉出现短暂性松弛造成的打鼾,一般不会影响睡眠质量,对身体没有损害,也不需要介入治疗。

但病理性打鼾,多数为口鼻咽部和咽腔狭窄性疾病,如扁桃体肥大、鼻息肉、肥胖症、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导致,严重者可引发面容变丑、影响智力身高发育等健康问题。

关注“呼噜娃”背后的疾病,让他一夜好眠。

误区六:咳嗽鼻塞=普通感冒

耳鼻喉与整个机体有紧密的联系,它们包含听觉、平衡、嗅觉、呼吸、发声和吞咽等重要功能。

虽然耳鼻喉科疾病是小儿常见病,但很多家长因为经验不足往往对这些疾病没有充分认知,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例如,鼻窦炎中耳炎可引起口腔内、颅内的各种并发症,鼻与咽喉的阻塞病可产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发音障碍、咳嗽气喘,咽部及喉等部位的感染病灶则可能引起风湿热、关节炎、心脏病和肾炎等疾病。

眼耳鼻喉虽是小问题,但不可漏检。一旦发现有病症存在,建议及时随诊,不要盲目用药、延误病情。

警惕孩子小问题 预防成长大问题

身高发育、饮食营养、学习情况、疾病筛查、睡眠质量、五官健康……直击儿童成长6大关键版块,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推出6大“儿童成长快乐检”套餐,包含“身高助长·冲刺包”“厌食拜拜·调理包”“学习困难·修复包”“过敏筛查·呵护包”“一夜好眠·安心包”“眼耳鼻喉·筛查包”,一站式解决青少年发育困惑,助力成长快乐。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