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配合度?记住3个关键词

良好关系的建立

这一部分会包括关系的建立、指令的运用、常规流程的建立等等......

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小朋友互动(玩),以此去建立关系。

怎么玩呢?三个关键词:“观察、跟随、等待”。

如何观察?

观察小朋友现在感兴趣的是什么?在玩什么?怎么玩的?

比如:孩子总是拿着一辆小汽车,手总是往车门里面抠。

其实,孩子抠小门不是因为他要打开放东西进去,而是因为他喜欢手指夹进去的感觉。比如尝试拿雪花片,一个个套在孩子的手指上,与孩子进一步拉进关系。

16个自闭症儿童训练游戏扫码免费领取

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观察小朋友喜欢的玩法,而不是我们的想法。

一般当我接触一位新的小朋友时,在前10分钟,我会拿出一些玩具摆放到比较显眼的位置,小朋友去玩的时候,我不会着急上手,而是做到:先观察、再去做。

如何跟随?

刚开始建立配合度时,我们可以跟随小朋友,模仿他,他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包括小朋友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当然,问题行为就不要模仿了哦)

如何等待?

跟随完之后,就算与小朋友互动完一个回合了。这时要做的,就是等待小朋友的反应。

如果他的反应很好,那就很棒啊!证明我们观察时get到小朋友的点,这是一个很棒的开始!

如果小朋友没有和我们进行下去,也不要着急,可以多尝试几种新的玩法。不管我们觉得这个玩法是否好玩,都值得试一试,因为重要的是,小朋友觉得好玩,才是真的好玩。

其实,在我们和小朋友互动的过程中,“观察-跟随-等待”是一直存在的,当觉得互动遇到了困难,不妨退回上一步,再尝试一下~

除此之外,在刚开始建立关系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小朋友的情况采取顺势指令哦!另外,我们也要建立常规的、明确的流程。

比如:孩子每天来到机构的大概流程是换鞋-上楼-放书包-上课的一些内容-吃点心-上团课。整个流程都有比较明确的时间节点,对刚开始上课的小朋友来说相对会易接受,感到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