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两岁的宝宝跟着哥哥姐姐去捉鱼,收获如何?

捉鱼是乡下孩童最喜欢的项目。才两岁的宝贝就喜欢得不得了,一得空就要跟着他哥哥姐姐去捉鱼。

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拿着自家的簸箕,一个平常用来装水稻类似篓子又比篓子大点可以过水的东西,还拿上塑料罐子或者矿泉水瓶用来装鱼,兴高采烈地朝着小溪边上走去。如果刚下过雨更好,水流更清澈,鱼儿更愿意出来活动,空气更清新宜人。

这个时候,团队合作精神在这些土生土长的乡下娃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快到溪水边的时候大家都很有默契地放轻脚步,屏气凝神,不再大声说话,生怕把鱼儿吓跑了。

大伯家的大儿子是冲锋陷阵的,他拿着簸箕走到鱼儿经常出没的后边,下水,用簸箕等着。二伯家的儿子就跑到前边,下水,用水使劲儿拨水,意在把鱼儿赶到后面的大哥那里去。

大伯家五岁多的小女儿和二伯家六岁的小女儿拿着准备装鱼的罐子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等着。我家的小宝贝也在一边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的哥哥姐姐精彩的捉鱼表演,时不时地指着水里一闪而过的鱼虾虫说上几句可爱的“有鱼啊”“快捉啊”“鱼走了呀”之类的。

配合天衣无缝,成败无需多言。拿着簸箕守株待兔的使劲儿快速抬起来,水流过后一条条跳跃着的小鱼小虾呈现在眼前。小伙伴们眼里发光,惊喜的表情和笑脸像春日里的百花。脚底下,裤管上,衣襟上,甚至脸蛋上,泥淖不断,幸福也不断。多的时候会有十几条,少的也有三五条,尽管都是手指大小的,可小孩子的世界就是那么单纯,快乐就是那么简单,小鱼小虾已经足够满足他们了。

宝贝儿会在一边拍手叫着“加油”“好多啊”,小脑袋也凑过去看。五六只小脑袋凑在一起收拾那些小鱼小虾,这幸福就是这样满满地传递开来了。

一个地方侯过,就到另外一个地方,小溪蜿蜒着经过三四块田埂,可以蹲点的有三四个地方。三四次下来,运气好的会有二十多的小鱼小虾,胜利的小伙伴就这样满载而归。两三个女孩儿捧着大罐子,我的小儿子拿着小塑料瓶子,两个大男孩拿着簸箕篓子,唱着歌回家去。

捉鱼就是这么简单的乐趣,可是小伙伴们就这么乐此不疲地,隔三差五就要去一次。我的宝贝儿,估计很快也要从旁观者变成这捉鱼队的成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