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小时候有这3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多半不高

2020年12月13日10:51:10 育儿 1839


情商和智商,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东西。一个人长大后是否有作为,和其情商与智商的高低分不开。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曾说:“一个人能否成功,智商仅占20%,80%靠情商”。


环顾四周,不难发现:情商高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会让人感觉很舒服,如沐春风;而情商低的人,开口说话就会显得格格不入。


常言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从孩子小时候的行为举止,就能看到他长大后的样子,甚至决定将来的人生。


“网红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开讲座中表示: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此阶段孩子情绪控制得好,长大后性格多比较温和,情商也相对较高。

李玫瑾:小时候有这3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多半不高 - 天天要闻

同时,李教授也在讲座中总结道:小时候有这些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多半都不高。建议家长对比自家孩子的行为,并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情商教育,让孩子长大后,可以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李教授:从小有这3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多半不高


01、喜欢抱怨、发牢骚


李玫瑾教授在讲座中直言:爱抱怨、发牢骚,是低情商孩子的显著特征!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抱怨,则是最好的发泄方式。但若孩子总是习惯抱怨、吐槽,父母就该引起重视了。

李玫瑾:小时候有这3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多半不高 - 天天要闻

当孩子抱怨或发牢骚时,部分父母会严厉的批评孩子,以制止孩子的抱怨,但这种方式,常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另外一部分家长,则选择置之不理,结果孩子抱怨次数更多。


仔细观察这些爱抱怨、发牢骚的孩子,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往往不会从自身找问题,而是怨天尤人,负能量爆棚。久而久之,这样的负面情绪就会影响性格的发展,习惯以消极的眼光看待一切。而这正是低情商的典型特征。

李玫瑾:小时候有这3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多半不高 - 天天要闻

02、情绪暴躁,无法自控


情绪暴躁,无法自控,则是低情商的又一特征。低情商的孩子,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生气、对人大吼大叫。而高情商的孩子,总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找到合适的发泄方式,而不是乱发脾气。


【案例】老家有个孩子,因为玩手机不做作业,父亲喊了几次没用后,便生气的将手机丢出了窗外。而这个孩子则一怒之下,从窗户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人惋惜。

李玫瑾:小时候有这3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多半不高 - 天天要闻

可见,暴躁的情绪,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若父亲与孩子能认识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悲剧也不会发生。


事实上,控制不住情绪的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也常会通过发脾气来试图解决问题,最终只会让问题变更严重。


总之,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把控好自己的人生

李玫瑾:小时候有这3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多半不高 - 天天要闻

03、自私、不懂分享的孩子


常言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懂得分享的孩子,不仅会在分享中体会到快乐,还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及良好性格的养成,同时也是孩子高情商的体现。


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宝贝,面对孩子的需求,父母总是尽力满足。久而久之,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仅不懂得分享,面对父母或他人的给予,会认为是理所当然。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不会分享,无法体会分享的快乐,长大后,不仅很难获得幸福感,情商多半也不高,身边的朋友也是屈指可数。


孩子情商低,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孩子在年幼时,家长若不认真教育;等孩子长大后,坏习惯已养成,再想更改就比较难了。


众所周知,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若在此阶段,孩子没有学会管理情绪,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环顾身边情商高的孩子,大多也是父母悉心教导的结果。


01、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并学会控制情绪


想要孩子情绪控制自如,前提是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并理解各种情绪。知道什么是高兴?什么是悲伤?什么难过?什么是快乐?

李玫瑾:小时候有这3个“特征”的孩子,长大后情商多半不高 - 天天要闻

其次,孩子在充分理解各种情绪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当下的情绪。


在此过程中,父母可以制作情绪小卡片,并通过优秀引导孩子做情绪配对。在游戏中,让孩子理解情绪,并表达情绪。


最后,是教会孩子控制情绪。尤其是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负面就该引导孩子重视。通过[坏情绪记录表]的方式,来降低负面情绪爆发的次数。


02、鼓励孩子学会分享


乐于分享,不仅能让孩子交到更多的好朋友,还能让孩子在分享中体会到快乐。父母不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逐步影响孩子学会分享。


·从小培养: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而言,父母可以有意引导,比如玩玩具时,孩子玩一会儿了,父母就可以说【该我玩啦】。在轮流玩的过程中,让宝宝体会到分享的概念。


·父母示范:当买了孩子爱吃的糖果时,父母可以提出用饼干跟孩子交换,并告诉孩子,两人交换的过程就是分享。


·多夸孩子:当孩子某次给小朋友分享玩具时,父母可以当场夸奖孩子,增加孩子愿意分享的信心。


03、多带孩子读相关绘本


和身边的妈妈聊关于“孩子情绪控制与性格培养”时,共同的感受就是:道理都懂,但真正实践还是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


此时,文文爸都会建议宝妈们,多看看相关的故事绘本,毕竟多数孩子都对故事着迷。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难怪乔峰英雄一世,却不得善终,你看第一个让他破戒的女子是谁 - 天天要闻

难怪乔峰英雄一世,却不得善终,你看第一个让他破戒的女子是谁

金庸的武侠小说与其他武侠小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笔者看来,答案很简单,其他小说中的那些大侠无非是在武林中惩奸除恶,而金庸笔下的大侠则多了几分家国情怀,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体现了他的格局,可以说是金庸把武侠小说抬到了原本不属于它的高度。
这7个细节,证明你把孩子养得很阳光(娃中3条算你厉害了) - 天天要闻

这7个细节,证明你把孩子养得很阳光(娃中3条算你厉害了)

姐妹们,你是不是总担心自己孩子不够优秀——成绩不够拔尖、才艺不够突出、性格不够外向……但其实,真正养得好的孩子,不一定样样第一,但一定内心阳光、自信有力量。如果你家孩子有下面这7个细节,恭喜你,说明你给了他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人没本事,一看便知”,没本事的人多半喜欢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人没本事,一看便知”,没本事的人多半喜欢这3件事

有本事的人,总是默默努力耕耘;没本事的人,却常常虚张声势。有本事的人,注重努力的过程;没本事的人,只追求浮华的结果。一个人有没有本事,其实从生活的细节中,一眼就能看穿。一个没本事的人,最喜欢做以下三件事!
渡人亦是渡己! - 天天要闻

渡人亦是渡己!

世间的一切,仿佛都有着既定的轨迹。相遇,是命运巧妙的安排;离别,是时光无奈的抉择;得失,是生活起伏的常态;成败,是人生历练的考验。一切皆有定数,看似偶然,实则蕴含着必然的因果。
抬眸,蹙眉,叶红深处,花为谁凋零 - 天天要闻

抬眸,蹙眉,叶红深处,花为谁凋零

倚栏,凝眸,烟柳堤旁,风为谁轻柔?春日迟迟,垂柳依依,嫩绿的丝绦在微风中缱绻。远处,湖面波光粼粼,似是揉碎的金帛。她凭栏而立,目光越过这无边的春色,落在不知名的远方。风撩动她的发丝,带着春日独有的温柔,可她的眼中,却藏着化不开的哀愁。这风,曾吹过他们携手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