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2020年11月20日18:12:06 育儿 1182

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 天天要闻

文 | 上官妈(高级母婴护理师)

很多人生孩子的原因,就是自己老了之后,能有个人养老。可是真正等他们年纪大了,才发现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孝子。

生活中常听说一些老人去儿子女儿家过几天,每天都能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或者相互冷战,或者孩子找借口让他们回去,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一部分是子女不孝顺外,还有一部分,就是老人自己的原因了。

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 天天要闻

案例

罗阿姨与李阿姨住在同一个小区,都喜欢用小区的健身器材锻炼,跳广场舞,一来二去的,就熟悉了,时不时在一起聊聊天。

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 天天要闻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她们都有一个30多岁的儿子,并且已经结婚,罗阿姨的儿媳妇刚刚坐完月子,月子期还是她过去照顾的。

回来后,罗阿姨就告诉李阿姨自己的儿媳妇很好,她去照顾的40多天里,两人一点矛盾都没有,感情还更好了。以后,儿媳妇没时间的话,她就过去帮忙带带孩子,做做家务。

李阿姨的儿媳妇也已经怀孕了,不到一个月就要生产,听了罗阿姨这么说,李阿姨也希望儿媳妇对她好,把她当亲生母亲。

两个多月过去了,李阿姨回来后就跟罗阿姨抱怨,自己的儿媳妇真不是东西,闹着要离婚,挑拨她和儿子的关系。

罗阿姨问她详细过程。

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 天天要闻

李阿姨说:“我每天给她做饭、带孩子,她还觉得我的方法不够科学。平时也是一副不理人的样子,真不懂礼貌,哪能这样对长辈,我就跟自己儿子提,让他好好管管自己老婆。”

罗阿姨安慰她:“你的儿媳妇也是为了自己孩子好,她是年轻人,爱学习,肯定学了更好的方法带孩子,我儿媳妇也是这样,果然孩子很健康,比我儿子小时候长得好,你就放宽心。”

李阿姨哼了一声。

罗阿姨又说:“她不理人可能是不知道怎样与你相处,你的好,她应该都记着。而且这是你们两个的矛盾,把你儿子拉进来就多余了,影响他们的感情。”

李阿姨问:“他们现在要离婚怎么办?”

罗阿姨说:“你这段时间辛苦了,好好在家休息,他们的感情能自己恢复的。”

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 天天要闻

罗阿姨和李阿姨同样是照顾媳妇月子,儿子儿媳对她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这肯定与两位老人的自身原因存在很大关系。

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 天天要闻

能得到孩子尊重的老人,都是有共同点的,但不愿养老也是有理由的。不少子女坦言:自己最不愿意给下面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太“作”了。

1、干涉子女生活的父母

很多儿媳妇不愿和婆婆住在一起,就是因为她们管得太宽,本来是两口子闹矛盾,婆婆不问清楚原因,就觉得是儿媳妇的错。

还有很多婆婆,有什么不理解儿媳妇的地方,不愿意当面说,非要添油加醋地讲给自己儿子听,然后两人开始闹矛盾,家庭关系也不和谐。

儿孙只有儿孙福,长辈管得太多,会招孩子嫌的。

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 天天要闻

2、不讲道理的父母

有的老人非常的“犟”,认为自己年纪大,是父母,孩子就应该听他的。

比如:一些老人身上某个部位疼,孩子要带他去医院,他们不愿意,不是没钱看,就是觉得医生是骗子,和他们讲了大半天的道理,还是不去。

结果他们又相信真正的骗子,要在网上买一天就能见效的神药。孩子和这样的老人长期住在一起,能不心累吗?

3、生活习惯不讲究的父母

生活习惯方面不和的人,也很难相处。比如一些老人喜欢在客厅抽烟,有的老人一大早起来打扫卫生,吵醒其他人。

这样下去,年轻人心里难免有很多怨言,但是一开口,老人又觉得你不孝顺、脾气大。于是他们更不敢和老人住在一起了。

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 天天要闻

4、偏心的父母

在子女多的家庭,儿子女儿们就怕父母偏心,接父母过来玩,他们看到你过得好,非要你帮一下他们喜欢的那个孩子,给父母的钱、好东西,父母转手就送给其他孩子。

这让想尽一点孝心的孩子心里怎么想,太伤孩子感情了,时间久了,他们就不再殷勤地养老了。

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 天天要闻

虽然一些孩子不待见自己的父母,但孩子出生后,还要他们帮忙带孩子,但是,这几位老人是不适合带孩子的,家长不如辞职自己带,或者请月嫂。

1、思想观念老旧的老人

思想观念老旧的老人,在照顾孩子上,喜欢用民间偏方,而且性格固执,有封建传统家庭的思想,认为儿女就该听他们的。

让这样的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孕妈还要分出精力,关注老人有没有对孩子做一些不好的事,时间久了,不仅闹矛盾,孕妈的月子也坐不好。

子女坦言:最不愿意给四类父母养老,并非不孝,实在是他们自己作 - 天天要闻

2、溺爱孩子的老人

有的老人把孙子孙女当个宝,不管他们有什么要求都马上满足,结果把孩子惯坏。

3、喜欢挑拨夫妻俩关系的老人

很多夫妻在月子期间就开始频繁地争吵,甚至想离婚,就是因为一些老人想通过儿子的手,管住儿媳妇,结果引起了家庭矛盾。这样,孩子没带好,月子也没坐好,得不偿失。

虽然,有些老人很“烦”,但他们的爱与照顾是实实在在的,希望大家能尽到自己的养老责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句句精辟) - 天天要闻

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句句精辟)

看到这样一段话:时间在变,人也在变。背不动的,要放下;伤不起的,要看淡;想不通的,可以不想;恨不过的,要抚平。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何必用这一颗不平的心看待人和事,作践了自己,辜负了岁月。
原来这就是轻松养娃秘籍,走进孩子内心的365个问题,越聊越优秀 - 天天要闻

原来这就是轻松养娃秘籍,走进孩子内心的365个问题,越聊越优秀

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中午约了朋友在茶楼吃饭。吃饭期间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孩子看着摆在面前的两双筷子发出了提问。“妈妈,为啥有两双筷子?”“一个是公筷。”“那另一个是母筷?”……孩子天真的发问一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朋友后来偷偷的问
停止内耗的最好方式,就2个字 - 天天要闻

停止内耗的最好方式,就2个字

曾读过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寓言:一头驴子不慎跌入深井,农夫闻声赶来,虽心急如焚却也无力回天。在尝试多种救援方法无果后,农夫不忍见驴子痛苦挣扎,遂决定填土掩埋,以求解脱其苦。然而,驴子并未屈服于命运,每当一铲土落在背上,它便奋力抖落,借势向上攀爬。一铲又一铲,一次
人生八句话,越看越心宽 (句句入心) - 天天要闻

人生八句话,越看越心宽 (句句入心)

人生最愚昧之举,莫过于以健康为代价换取身外之物。年轻时,我们常以命换钱,待到年老,却要用钱续命,这无疑是场亏本买卖。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别忘了按时吃饭、早睡早起、坚持锻炼。当你卧病在床,才会深刻体会到:健康是“1”,其余皆是“0”,没有“1”的存在,再多的“0
展厅赶走10月龄喝奶婴儿,人文关怀不能丢!丨AI热评 - 天天要闻

展厅赶走10月龄喝奶婴儿,人文关怀不能丢!丨AI热评

近期,有游客在上海动物园喂10月龄婴儿喝奶瓶时被赶,引发网友讨论。6月30日,上海动物园发布通告称:“我园对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到位,对茅先生的投诉处理不够有效,给茅先生及其家人造成伤害。对此,我们深表歉意。”上海动物园的致歉,看似为这场风波画上句号,但城市公共治理的命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当规则与人性的天...
4岁萌娃“一跳”,竟让外公遭遇肾周大出血!医生提醒:带娃别做这些动作 - 天天要闻

4岁萌娃“一跳”,竟让外公遭遇肾周大出血!医生提醒:带娃别做这些动作

一次再平常不过的祖孙嬉戏,一次看似无害的“爱的跳跃”,竟在十天后险些酿成“大祸”!近日,58岁的张叔(化名)因为4岁小外孙在他肚子上兴奋跳跃的那一脚,直接导致他肾上腺动脉破裂,肾周出现活动性大出血,引发生命危机。6月22日晚,晚餐后的张叔突然感到上腹部和腰部传来一阵难以忍受的闷痛,疼痛感甚至蔓延至背部。起...
家长称7岁女儿拔乳牙被误拔恒牙,诊所回应:是家长指定要拔,愿走司法程序承担责任 - 天天要闻

家长称7岁女儿拔乳牙被误拔恒牙,诊所回应:是家长指定要拔,愿走司法程序承担责任

近日,孟女士带7岁女儿到昆明西山前卫口腔诊所拔除滞留乳牙(乳牙未脱落,恒牙已部分萌出)。医生未拍片即拔牙,术后发现拔除的牙齿较长,孩子疼痛明显。再次询问后,医生解释“孩子天生缺失恒牙”,建议后续切开牙床治疗。“这颗牙很难拔,拔了很长时间,最后医生拿出来的牙齿是很长的一颗,为此,我觉得很奇怪。孩子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