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话,90%的父母传达有误,难怪孩子越学越差

2020年11月19日22:48:05 育儿 1772

老师的话,90%的父母传达有误,难怪孩子越学越差 - 天天要闻

最近,一位朋友和我说:特别的焦虑。

我问她焦虑什么?她说为孩子在幼儿园尿床烦恼。我说尿床不是很正常么?哪个孩子小时候没有尿过床。朋友说关键是老师找到她说让她在家好好训一训孩子。

老师说了以后,朋友特别重视这个事情,多次在家里和孩子说过尿床这个事情,也教育了孩子许多,包括“提醒孩子午睡前要先去上上厕所,午休时如果要上厕所不要逼着应该及时去上”等等内容。总之,做了不少努力,却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孩子仍尿床了几次。

朋友问我怎么办?

就这问题,我其实挺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我就在想,作为父母,应该在家怎么传达老师的话。据我了解,很多父母在传达老师话的时候,特别的简单粗暴,好一些的父母只是重复老师说的话,不注意的父母很可能会将老师的话严重化,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将老师表达的内容添油加醋。

有时候,我们常常将责任推给了老师,真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总是会觉得老师不会做老师,不该定义自己的孩子,不该这样那样。但是我们做父母的好像忽略了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现在整个国家都在推进家校共育,家校共育的作用是什么,其实是家长和老师之间要互相配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这就要求,当老师在批评孩子甚至出现一些定义化的行为时,父母要承担起鼓励和提振的作用。

我记得有个纯净水广告其实很经典,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和这个广告很契合的是不少家长是“我们不学着如何做一个家长,我们只是老师言语的搬运工”。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当孩子尿了床,老师批评了他,孩子难道不知道错了么?知道了,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再一次批评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我是孩子,你希望再一次听到父母的批评么?不啊,我们更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励,对不对?

如果我们再一次去批评孩子,根本无益于孩子不再尿床,很可能击穿孩子的心灵,一是产生焦虑心灵,午休时即便没有尿,也会逼迫自己去上厕所,即便上了厕所,也会在午休的时候因为焦虑而重复性尿床;二是产生自我怀疑,不断地追问自己为什么其他同学不尿床,只有自己尿床,进而怀疑自己身体上存在问题,甚至自暴自弃。

说真的,尿床这种事情就像我前面所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几乎都是偶然性事件,既然老师已经批评过了,即便老师絮絮叨叨和你说了很多,不妨“视而不见”,真的呢,回到家,既不要对孩子说教什么,更不要去鼓励什么,权当不知道。当然,有父母说被老师就这个事情说总归心情上不爽快,其实没有必要,我们也要体谅下老师,幼儿园四五十个孩子,就那么两三个老师,真的很不容易,有时候说两句很正常的。

尿床这个事情本来就很小,但就这个事情伸展开来说,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家长会”的真实案例,具体细节记得不是很清楚,大致和大家分享一下。说的是一个孩子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成绩非常的落后,学校召开家长会,孩子在家中特别的忐忑,等待着母亲归来后的“狂风暴雨”。谁知道妈妈回来后,不仅没有打孩子,还微笑的对孩子说:孩子,虽然你这次考得不好,但老师对你还是很有信心的,说了你的不少优点,又指出了你努力的方向,她相信在你的努力之下一定会慢慢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孩子,妈妈也觉得你是可以的,从今天开始,妈妈陪着你一起努力,好么?

妈妈的话,激发了孩子的信心。随后的时间里,孩子开始逐步改掉缺点,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变优秀,最终考上了985高校。

孩子一直深信妈妈给他传递的来自老师的信息,他永远不会知道妈妈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了他。当天的家长会上,老师严肃的批评了孩子,甚至还批评了这个妈妈。妈妈原本想回到家对孩子大发一通脾气、痛揍一顿。但妈妈躲在外面哭泣的时候想了很多,否定了这个想法,妈妈知道如果这样回去做了,只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再加上妈妈对孩子是很了解的,知道孩子之所以学的那么差劲,是玩心太重,所以就换了一种方式来传达,反而起了奇效。

父母传达老师意思的方式不一样,真的决定孩子的当下与未来。

有朋友问我怎么传达比较好呢?尊重以下三种原则:

1.原则性问题一定要较真。

但凡老师传递过来的涉及原则性问题的内容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孩子也要特别的较真。原则性问题的内容主要包括作业和品德上的,比如不做作业的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传达,父母在传达时也要注意,不要开口闭口总是“你们老师说的”这种第三人称式的表达,应改为“把某某作业拿给我检查检查”这样第一人称的表达。人称的正确使用,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震撼,这会让孩子知道你不是不关注他,只是因为忙等原因暂时性的无暇关注,更能引起孩子的警惕心,知道你会查看不敢忽悠和糊弄你。然后呢,父母知道这一问题后,就可以约法三章和定期检查。和孩子约定如果再有犯错就必须接受什么样的惩戒。

2.批评性话语要有技巧性传达。

老师愿意批评我们的孩子,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不要总是焦虑和大发雷霆,这会产生很深的情绪积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情绪爆发。我们作为父母,是成年人,本来就必须承纳这样的压力。在传达给孩子时,就必须有选择性、有技巧性的传达,不能一股脑儿的直白了当的传达,很大程度上不能解决问题,并引发孩子对老师的厌恶和反感,甚至让孩子因为讨厌这个老师进而讨厌这个老师教授的这门学科。作为父母,首先要解析老师批评话语中表达的关键信息,了解孩子究竟在哪一些方面有缺陷或者出现问题,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帮助,鼓励孩子改正。

3.偶然性问题记在心里暗暗观察,可暂时不传达。

就像前面说的尿床的问题,父母得知老师传达的信息后,可暗自观察,看看孩子在家中是否尿床,如果也常有这样的行为,那就不是去批评指责或者训练,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也是偶然为之,那就一笑了之。如果孩子向自己反馈这样的苦恼,不妨打趣一下自己,告诉孩子,自己小的时候也尿过床,不是什么大问题,孩子心结开了,逐步也就不会计较这个事情了。就像我女儿以前睡觉的时候总要去上个厕所,深怕要尿床。我都开玩笑说没事儿,爸爸小时候也尿过好几次床,还被你奶奶打过屁股呢。孩子慢慢的对这个事情不紧张,睡前也就不特意去上厕所,至今也没有尿过床。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解压神器”水晶泥,孩子能放心玩么? - 天天要闻

“解压神器”水晶泥,孩子能放心玩么?

Q弹的手感、鲜艳的配色……近年来,被称为“解压神器”的玩具水晶泥备受儿童追捧。但另一方面,水晶泥玩具导致儿童受伤害事件也不时发生。“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解到,水晶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多款产品未对硼元素进行检测标注。让孩子心心念念的玩具能放心
中国人口报关注 | 晋中市千人托位数达4.59个 - 天天要闻

中国人口报关注 | 晋中市千人托位数达4.59个

【来源:晋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_卫健要闻】近日,山西省2025年托育服务宣传月启动仪式暨托育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晋中市祁县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召开。以祁县为代表的晋中市各县(市、区)坚持托幼一体化发展,努力探寻化解婴幼儿家庭托育难题的经验方法,打造普
新生宝宝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在病房也可以很幸福呀! - 天天要闻

新生宝宝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在病房也可以很幸福呀!

湖南日报5月29日讯(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吴清怡 宋宇 刘玉君)“希望我们的小宝贝早日打怪成功,加油”“小勇士,爸爸妈妈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今天,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湖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上演了一幕幕温馨画面
第二届中国母婴产业母婴龙标奖将于五端午重磅揭晓 - 天天要闻

第二届中国母婴产业母婴龙标奖将于五端午重磅揭晓

2025第二届中国母婴产业母婴龙标奖将于五端午重磅揭晓据国内母婴行业资深媒体《母婴视界》了解,备受业界瞩目的中国母婴产业2025第二届母婴龙标奖历时三个多月的评选,已进入最终评审阶段,将于五端午赛龙舟之际重磅揭晓母婴龙标奖金奖、银奖、铜奖获奖名单。2025第二届中国母婴产业母婴龙标奖评选旨在聚焦母婴家庭全场景的...
孩子说被老师打了,要不要和幼儿园老师沟通? - 天天要闻

孩子说被老师打了,要不要和幼儿园老师沟通?

01昨天早上,孩子上学之前,突然说,她的C老师打她脸了。这一说,家人不淡定了。队友送孩子上学去了,公公说没必要找老师,即使打了也正常,太调皮了有时他都想打。婆婆很在意这件事。想当年,队友在小学时被同学欺负,她去学校打了同学一顿,从此相安无事
感到不顺时,这两样东西一定要主动丢弃 - 天天要闻

感到不顺时,这两样东西一定要主动丢弃

生活有时就像一团乱麻,让人满心疲惫。明明在工作中拼尽全力,却始终看不到明显的进步;明明待人真诚友善,人际关系却依旧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明明对孩子尽心尽力,孩子却依旧叛逆得让人头疼;明明内心无比坚强,生活的重担却依旧压得人喘不过气。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网友评论_太暖人了 - 天天要闻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网友评论_太暖人了

我家那小子,三年级了,数学考试又考了68分。我蹲在教室门口等成绩单,手心全是汗。班主任把卷子递过来的时候,那眼神跟刀子似的。 回家路上,臭小子还蹦蹦跳跳说要去买冰棍。我瞅着他后脑勺翘起来的那撮头发,突然想起他三岁那年,非要给我表演倒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