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干,说明有本事,但太能干不是。
就像老话说的:
“强极则辱,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天道忌满。”
弘一法师也曾说:人活着,不要太能干了,太能干的人,到老了身体都不好,钱,有人花,罪,却只有自己受
可见太能干的人,总把自己逼到极致,反而容易积劳成疾。
所以,太能干,不是福气,而是灾难。

1、人太能干,会拖垮自己
曾听过一个 “弹簧法则”:
“本可以伸缩自如的弹簧,若是常年绷到最紧,终会失去弹性。”
身体也是如此。
太能干的人,总想着再坚持一下,结果把自己熬到极限。
人,一旦习惯了事事争先,就忘了自己也有扛不住的时候。
小区李婶是出了名的 “能人”。
里里外外一把手,老伴身体不好,她既得操持家务,又得照应老伴,还得帮着儿子带孙子。
邻里们都夸她利落,说换作旁人早就撑不住了。
李婶总是笑着说:“没事,我身子骨硬朗。”
可前年秋天,她在菜市场买菜时突然眼前发黑,摔倒在地,送到医院才知是长期劳累引发的脑梗。
躺在病床上,看着老伴笨拙地给她擦脸,看着儿子红着眼圈说 “妈,以后别这么拼了”,她才忽然觉得心酸。
以前总觉得自己像头牛,能扛起所有重担,可真倒下了才明白,牛也有累倒的一天。
医生说她这是常年透支身体的结果,必须好好休养,再这么劳累可能会有严重后果。
李婶这才松口,让女儿请假过来搭把手,把家里的事分给家人一些。
人太能干,就像过度负重的船,久了总会沉。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习惯了把 “我可以” 挂在嘴边,把所有担子扛在肩上。
不是他们天生坚强,而是他们不敢示弱,总觉得自己一退,家就散了。
可身体从不说谎,你对它的亏欠,迟早会以病痛的形式找上门。
学会示弱,才是对自己最真切的关怀。

2、太能干,会惯坏身边人
亦舒说过:
“过度的付出,不是奉献,而是在培养不懂感恩的索取者。”
太能干的人,总想着多承担一些。
却不知自己的大包大揽,会让别人忘了分担。
同事小赵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人。
从她记事起,家里的事从不让爸爸操心,妈妈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白天上班,晚上回来洗衣、辅导她功课,连爸爸的衬衫都会熨烫得整整齐齐。
小赵成家后,妈妈依旧闲不住,每周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她家打扫卫生,连厨房的油烟机都擦得锃亮。
小赵心疼她,让她别这么累,但妈妈总说:“你们年轻人工作忙,我闲着也是闲着。”
直到去年妈妈查出严重的关节炎,医生说必须静养,不能再干重活,家里才彻底乱了套。
爸爸对着洗衣机不知从何下手,小赵的老公第一次尝试做饭,差点把锅烧了……
妈妈躺在病床上看着家里的 “混乱景象”,才意识到,自己年轻时的“能干”,其实是害了他们。
她不仅累坏了自己,也剥夺了家人成长的机会。
人就是如此,你越是能干,别人越容易习惯你的付出。
你把饭菜做好,就没人会学做饭;
你把家务包了,就没人会想分担。
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拼尽全力撑起的家,成了别人的舒适区,却唯独忘了给自己留一片喘息的空间。

3、人,不能太能干
曾国藩曾说:“留有余地,便有转圜。”
人是不能太能干,能干过了头,稍微放松一下就觉得是懈怠。
在这世上,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你想事事完美,就得付出加倍的辛劳;
你想人人满意,就得耗费更多的心神。
人生路漫漫,还是要学会懂得张弛有度。
歌唱家李谷一曾在采访中说,自己年轻时为了事业拼命工作,落下不少病根,后来学会适当放慢脚步,才明白健康的重要。
作家冰心晚年也常说,年轻时总想着多写一些,常常熬夜,到老了才知道,身体是一切的本钱。
国画大师黄永玉,年过九旬仍能创作,他说自己的秘诀就是 “不硬撑,累了就歇”。
他们活得通透,也在各自的领域留下了佳话。
《黄帝内经》中说:
“久劳伤肾,久逸伤脾。”
人在过度操劳的时候,身体会悄悄发出警告。
唯有懂得张弛有度,不让自己过度劳累,才能在漫长岁月里保持良好的状态。
所以,别太能干了。
拼命付出换来的一切,看似风光,可背后的辛酸,只有自己清楚。
即使能力再强,也要学会适当放手,让自己喘口气,日子才能长久。

老话常说:
“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
人活着,不必事事要强,偶尔 “偷懒” 不是错,懂得关爱自己才是真聪明。
成就再大,不如有个好身体;名声再响,不如活得自在。
别等老了躺在病床上才明白:
你攒下的钱,有人替你花;你受的罪,却只能自己扛。
愿我们都能学会,少一点逞强,多一点示弱;少一点硬撑,多一点心疼自己。
毕竟,日子慢慢过,自己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