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行原创丨龙年将尽时的阅读

2025年02月05日03:00:24 育儿 4550
周长行原创丨龙年将尽时的阅读 - 天天要闻

龙年将尽时的阅读

文/周长行

我腊月初一开始读《长日将尽》(石黑一雄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直到昨天(腊月二十一)下午读完。龙年我读了十六本新书,一大摞呢,然而,能用得上“震撼”二字的,也就是《长日将尽》了。仅就书名而言,它也颇具预言般的魔力。

大年下,能读到如此过瘾的书,则是一种幸会。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其故事情节是由英国豪门巨族达林顿府的管家史蒂文斯独自驾车前往西南部六天行程中的回忆所构成的。笔者暂时还找不到一个合适办法,干脆说我还没这个能耐靠几百个字几千个字来向读者传达它是如何地经典如何地好读,但是,我似可以打个比喻,比如有这么一个人,依附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为之效忠长达三十多年,牺牲了亲情,牺牲了爱情,牺牲了大半生年华,并坚信这就是自己终身的“理想和抱负”。然而,待到晚年,他才恍然大悟,他的偶像竟然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长日将尽》中一系列的人生悲剧,都是史蒂文斯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导演”出来的。

这样的比喻和最终认知,仍无法让你震撼。石黑一雄说他写《长日将尽》的出发点是想书写“你是如何为了成就事业而荒废了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在个人的层面上蹉跎了一辈子的。”

荒废与蹉跎,乃是许多人生命终点上的“大痛点”,类似“老大徒伤悲”的味儿,一片虚空,不堪回首。但是,《长日将尽》又是那么地让人爱不释手,有些章节居然让我忍俊不禁。我也从中学到了一些写作上的窍门儿。

替我从网上购买这本书的女儿,听到我的阅读感受,她自己也买了一本,并建议我写篇推荐小文,让更多的人阅读《长日将尽》,享受其阅读盛宴。于是我就这样写了下来。

莫啰嗦了,还是去读原著吧,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一句话一句话地去读,渐渐地你就会走进《长日将尽》的深处,长日将尽的尽头。渐渐地你会发现,一本外国小说是如何轻易把你击溃的。那个留在最后的“震撼感”,必然会与你久久地厮守!

读吧,朋友,去读吧!

(速写于2025年1月21日)

周长行原创丨龙年将尽时的阅读 - 天天要闻

【作者简介】周长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①长篇报告文学集《鲲鹏腾飞的地方》(1988年8月,广州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②《大京九解说词》(与人合作。1996年3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③长篇报告文学集《赵忠祥写真》(1996年11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④长篇纪实文学《乔羽恋歌》(1999年4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⑤长篇人物传记《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2007年7月,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⑥长篇报告文学集《伟大的我们》(2011年8月第一版,2011年12月第二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⑦长篇报告文学《大浪淘金》(2012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母亲节特辑|今天,我当一天妈妈!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特辑|今天,我当一天妈妈!

真正的换位思考是一个移情的过程,需要你发自内心地体谅别人,并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亲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妈妈们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给您一份特别的礼物?不是精美的鲜花,也不是昂贵的首饰,而是一份发自内心的
长沙妈妈请注意!本周末艺术Buff叠满,带娃or被娃带都能嗨 - 天天要闻

长沙妈妈请注意!本周末艺术Buff叠满,带娃or被娃带都能嗨

当五月的康乃馨绽放出爱的气息,母亲节便悄然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长沙各文艺场所准备了不少活动,以仪式感加固我们与母亲之间的联系,一起来看看,母亲节我们可以和妈妈去哪些地方吧~小时候,母亲带我们看世界长大了,我们带母亲重温经典近日,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票务中心特别策划母亲节专属票根定制,带...
《是女儿是妈妈2》解锁母女关系的治愈密码 - 天天要闻

《是女儿是妈妈2》解锁母女关系的治愈密码

湖南卫视、芒果TV推出的代际沟通节目《是女儿是妈妈2》将于5月11日上线。黄圣依和邓传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陈梦和逄敏、程潇和梁爱群四对性格迥异的母女,携手踏上一场只属于母女的率性“出走”,她们在过程....
机构大规模调仓!?年度确定性机会来了? - 天天要闻

机构大规模调仓!?年度确定性机会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是个人日记,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有观点, 仅代表个人立场,不具有指导作用 各位股东好:最近我们“圈友群”气氛越来越好,原因无他:我们已经连续3天新高了。我们实盘也顺利录得新高。都知道欢乐的日子都是短暂的。那么,问题来了,这次行情能持续多长时间呢?01其实,今天我们“实盘”能继续上涨,我是...
校门口的镜子:妈妈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 天天要闻

校门口的镜子:妈妈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作者 | 张可沂伽放学时分,校门口的奶茶店总上演着微型人生剧场:妆容精致的林妈妈被女儿同学误认为“姐姐”,而穿着家居裤的王阿姨则被儿子要求“以后别来接我”。这些场景折射出一个教育真相——母亲的形象管理正在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