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存满多少年,才能开箱取茶?3年、5年,还是10年、20年?

2024年11月09日13:40:19 育儿 4394
白茶存满多少年,才能开箱取茶?3年、5年,还是10年、20年? - 天天要闻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桃花三月开,菊花九月开,各自等时来。”

不论是辛勤劳作的春耕秋收,还是见证一天的日出云开。

在得到最终的结果之前,都需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等待时光。

最近收到一位茶友的留言,内容与存茶有关。

他在网上听到一类传言,白茶如果不存满三年、五年,擅自打开就会存坏。

前段时间趁着天气好,他刚好把家里存了半年的几箱白茶,统统打开检查了一遍。

白茶存满多少年,才能开箱取茶?3年、5年,还是10年、20年? - 天天要闻

“拆开后又继续存,是不是容易变质?我是不是白检查了?”他有些担忧和紧张。

确认储存环境不出差错,又重新封箱储存之后,遂安慰对方不必担忧,开箱频率正合适。

茶友的心落了下来,但真正的问题还没解决。

长期储存的白茶,在开箱时间上,真的有着如此严苛的年份规定吗?

倘若真是这样,那些存了一年、两年的陈白茶,岂不是永远没有被世人品尝的机会?

扰乱人心的不实传言,还是尽早辟谣为妙。

白茶存满多少年,才能开箱取茶?3年、5年,还是10年、20年? - 天天要闻

《2》

白茶随时进行着物质转化,年份只是起到了标注作用。

经过萎凋和烘干,白茶在真正被制为成品茶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启了物质转化的过程。

三年的耐心积累,让白茶向着更深层次的境界迈进,得以正式跻身于老茶的行列。

制作完成后的1-2个月内,茶叶内部的各类物质仍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

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香气和内质重新聚拢起来,为后续陈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新白茶的否定。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产区环境,与细致温和的制作工艺,高品质白茶在任何一阶段的表现,始终可圈可点。

白茶存满多少年,才能开箱取茶?3年、5年,还是10年、20年? - 天天要闻

刚刚存满半年的新白茶,香气变得更加张扬,茶汤的柔润度与饱满度也得到了提升。

随着内质持续转化,风味渐渐显得内敛沉稳,而非到了某一年份,茶叶就能瞬间发生改变。

当下的每一时刻,白茶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虽然不易察觉,但确切推动着白茶由新到老的身份转换。

特别是一些优质白茶,内部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在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的储存环境中,加之始终如一的密封包装,还没等真正存满三年,就能初显老茶的风韵与魅力。

然而,倘若忽略了储存的重要性,随意将白茶放置在某个角落里。

即使年份再久,存出的老白茶也只能是空有虚名,永远无法达到更高的品质境界。

白茶存满多少年,才能开箱取茶?3年、5年,还是10年、20年? - 天天要闻

《3》

适时开箱检查,及时解决各类存茶问题。

由铝袋、塑料袋和纸箱依次组合而成的三层密封,是长期存茶最可靠妥善的包装方法。

通过重重防护,有效地隔绝了外界的空气、水分、光线等影响,为茶叶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且安全的储存环境。

用胶带贴住每一处缝隙之后,不代表着已经万事大吉,后续的检查与维护,同样至关重要。

定期开箱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潜在的隐患,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保证老白茶的安全。

倘若完全不管不顾,一旦出现了细微差错,白茶很容易跑气存坏,导致品质直线下降。

开箱检查的频率也需要适中,不是三天两头频繁打开,就能做到高枕无忧。

白茶存满多少年,才能开箱取茶?3年、5年,还是10年、20年? - 天天要闻

每一次打开包装,密封性都遭到破坏,物质的转化进度不断受到阻碍,更是为水汽、异味等不良因素提供了便捷通道。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半年开箱检查一次,并且避开南风天、阴雨天等潮湿天气。

确保双手干燥洁净之后,将最外层的纸箱打开,感受内部是否有水汽存在,同时用手触摸,判断表面是否潮湿。

接着,隔着铝袋和塑料袋嗅闻茶香,检查香气是否减弱或生成异味。

如果一切正常,就应及时将包装按原样密封好,依旧离墙离地15厘米储存。

反之,在检查过程中感觉到任何不对劲的地方,才需要将所有包装都拆开仔细检查,逐一排查问题所在。

白茶存满多少年,才能开箱取茶?3年、5年,还是10年、20年? - 天天要闻

《4》

边喝边存,有利于更加完整地了解白茶。

有着长期存茶的需求,同时又想观察白茶的变化,其实无需刻板地等到某个特定的年份,再将茶叶取出品尝。

存茶的乐趣,恰在于优质白茶那份随时间流逝而不断展现出的惊喜。

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同样避开湿度较高的天气,从纸箱中分装出部分茶叶供平时饮用。

而剩余的部分,则重新进行封存,让它们继续在安稳的环境中静静陈化,等待下一次的开启。

既能满足当下的品茶享受,又保留了白茶长期发展的潜力。

在分装茶叶时,容器的选择同样重要。

无论是遮光性能良好的密封袋,还是质地坚固的马口铁罐,都是日常生活中实用的存茶容器。

白茶存满多少年,才能开箱取茶?3年、5年,还是10年、20年? - 天天要闻

每次取出的茶叶量不宜过多,毕竟,这些容器在密封性能上终究有限,时间一长还是容易受潮。

因此,建议每次取茶时量力而行,确保在一个月内能够饮用完毕,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白茶原有的风味与品质。

半年后、一年后、两年后……亲自见证并感受到白茶在不同时间段内,香气与滋味的微妙转变。

每一次的品尝,让茶友们对白茶的理解与体会,更加深刻与丰富。

另外,得益于边喝边存的习惯,平时购买老白茶时,还可以将自家存的茶作为对照参考。

通过对比不同年份下的茶叶表现,对老白茶的自然特征有着清晰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更能有效避免掉入做旧茶的陷阱。

白茶存满多少年,才能开箱取茶?3年、5年,还是10年、20年? - 天天要闻

《5》

相马需探股,探水需探源。

想要准确了解事物背后的真相,还需追本溯源,了解最基础的属性特征。

存茶虽然不能频繁开箱,但对其彻底不管不顾,依然会出现相同的后果。

白茶的转化,需要时间的加成,也需要细致的照料与陪伴。

看似完美的等待时机,却让好茶无端受损,最后留下的只是遗憾。

做到有意义的坚持,时间才会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的孩子最缺什么? - 天天要闻

中国的孩子最缺什么?

今天的中国孩子缺什么,答案似乎就藏在热得烫手的教育现实里:孩子们被知识和技能塞得满满当当,课表没有缝隙,大脑没有空隙。他们能把唐诗倒背如流,能把奥数题解得飞快,但当被问到“你想做什么”“你的感受怎样”时,眼中却常浮起一片茫然。
你骂孩子,他不会停止爱你,却会停止爱自己 - 天天要闻

你骂孩子,他不会停止爱你,却会停止爱自己

今天咱们聊聊这事——家长骂孩子,几乎是育儿里最扎心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话题。场景都太熟悉了,是不是?孩子写作业磨蹭,"慢死了!你就不能麻利点?"考试考砸了,"看看人家小红!再看看你!你长没长脑子?"不小心打碎杯子,"整天毛手毛脚的!净给人添
暑假孩子撒欢,牙齿“报警”怎么办?收好这份专业“急救包” - 天天要闻

暑假孩子撒欢,牙齿“报警”怎么办?收好这份专业“急救包”

暑假是孩子放飞自我的欢乐时光,却也暗藏牙齿“惊魂”风险!游乐场追逐、球类碰撞、摔个跟头……瞬间可能上演“飞牙惊魂”,更别提深夜娃突然疼得打滚哭闹!提前做好防护准备,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专家提供的这份“暑期护牙救命指南”请收好!惊魂时刻!牙齿遇袭怎么办?暑假=放飞季?小心牙齿上演“惊魂记”!孩子的牙齿...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毁容”风险!暑期成干预黄金期 - 天天要闻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毁容”风险!暑期成干预黄金期

“7岁男孩阳阳因长期打鼾未治疗,腺样体肥大堵塞90%气道,最终发展为极重度睡眠呼吸障碍。”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帅君教授近日接诊的案例引发关注。专家提醒,我国12.5%的儿童患有睡眠呼吸障碍(OSA),长期口呼吸不仅会导致“腺样体面容”等不可逆畸形,更会影响身高、智力发育。暑假来临,3-6岁儿童...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 天天要闻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浙江又发现黑熊踪迹了!而且,这次是一只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刘芝坤,衢州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深坑口管理站站长。上周,他在梳理红外相机的拍摄影像时,发现了三段清晰的黑熊视频,视频中,黑熊一家三口在夜晚觅食,甚至还拍到了两只小熊在竹林间撒泼打滚。这是黑熊2025年在浙江的第二次现身。微博上,近年来在开化、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