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4个细节找出其中原因

2024年10月29日17:00:24 育儿 3900


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4个细节找出其中原因 - 天天要闻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一间新开的面包店。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车水马龙间,店员把热腾腾的面包放在门口,架上吹风机,向店外吹送气息。

微凉的晚风中匆匆而过的路人,无一不被这面食的暖香所俘获,乖乖掏钱买两只带回家。

降温的季节,特别喜欢闻烤面包的味道。

那是温暖与富足的气息,是人类几千年进化史造就的、藏在基因深处的、在寒冷环境中对暖意的眷念。

那些在夏天时闻着略甜略腻的气味,到了深秋的微凉晚风中,就变得刚刚好,刚刚好让人心生欢喜。

就像煮茶,每到降温,每到秋冬,它就会顺理成章的成为茶圈热门。

自带流量的那种。

确实,随着西伯利亚的寒潮南下,于适应了温带气候的国人而言,没有什么是比守着一壶咕嘟咕嘟已经煮开的老茶,更觉得温暖幸福的事情了。

国庆节后,茶友来反馈,他在家里煮了某直播间买的2008年高山寿眉,用的是玻璃壶去煮,奇怪的是,为什么煮出来的茶汤香气不够浓?

这是自然,煮出来的茶汤当然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

原因嘛,有下列几个。

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4个细节找出其中原因 - 天天要闻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4个细节找出其中原因 - 天天要闻

一、茶青原料太差。

人们喜欢老白茶,为的是老白茶当中那些诱人的香气们——包括但不限于药香、陈香、枣香、粽叶香、荷叶香.....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白茶,都能很幸运地在陈化的过程中,依照世俗意义上“越存越甘香”的路径,生成大量的有益物质。

因为,茶叶内部的天然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是有客观要求的。

茶树先是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为芳香物质前体的合成提供基础物质和能量。

随后,再通过一系列代谢途径,合成酚类、醛类、醇类等挥发性物质,最终造就成丰富多变的天然茶香。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产区环境不给力,也无法生成浓郁的芳香物质——譬如,光照太强烈,缺乏云雾遮挡,强光暴晒下茶树叶片被晒伤,无法顺利进行光合作用,又何谈形成茶香?

这样的茶青,先天条件不佳,产区环境极差,就已经输在了原料这一“起跑线”上。

用它做出来的新白茶,内含物质不高,芳香物质的含量自然也不高,哪怕精心存上三五年,也无法令细胞中的香气厚聚与张扬,无法生成浓郁的“老白茶香”。

等到这款白茶存了几年,拿出来煮的时候,主人就会伤心地发现,基本上属于“无香”。

除了有几丝茶叶的气息之外,那些传说中的、别人口中的变化无穷的老白茶香,根本闻不到,也喝不到。

真是白存了这些年。

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4个细节找出其中原因 - 天天要闻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4个细节找出其中原因 - 天天要闻

二、煮茶时投茶量偏少。

如果一款老白茶,干茶香气纯正清晰,用盖碗冲泡时,香气丰富,茶香落水,回甘中有陈香枣香花香药香与竹叶香在缤纷旋舞。

而拿去煮茶,却茶香清淡乏善可陈判若两茶,啜它时,落水香与挂壁香都极淡,这说明,这款茶叶本身没有质量缺陷,无论原料品质、工艺水准、还是仓储状态,都是极好的。

它煮出来香气清淡,只因投茶量太少了。

盖碗泡老白茶,是110毫升标准容量盖碗,投茶5克。

而煮茶时,由于持续加热影响,为防止茶味被煮浓,投茶量不需太多。

正常情况下,煮一壶400-500毫升左右的茶水,放2-2.5克干茶就够了。

我们在煮2017年的春寿眉《玲珑砖》时,规格为2.5克的干茶,投一片能煮上一大壶汤感尚醇有滋有味水准在线的茶汤。

但如果煮茶时的投茶量太少,比如只投了1克进去,或是只随便扔了几枝茶枝进去,连1克的份量都不够,那肯定煮不出浓郁醇厚的茶香来。

别说去感受老白茶的香气的层次变化了,连基本的老白茶香气的基准线,都达不到。

委实是浪费了那一壶500CC的好水。

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4个细节找出其中原因 - 天天要闻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4个细节找出其中原因 - 天天要闻

三、煮茶时间过长。

煮茶,本应是一场美妙的味觉与嗅觉之旅,然而,有时却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

比如,你临时接了个电话。比如,临时来了个访客。

原本,悠闲下来的你,打算煮一壶老白茶,对着江面,看几页刚买的人物传记。

装一壶纯净水,摁下煮茶键。

咕嘟,咕嘟,再咕嘟,汤面连珠涌起,剧烈滚沸。

用茶夹夹起盖子,投入一片《玲珑砖》。

正准备等茶汤再次沸后关火,电话来了,朋友来了。

你匆忙放下茶,去接电话,去待客。而壶,还在沸腾着,壶里的茶叶,受到持续升温的影响,茶汤内蕴藏的天然茶香分子会渐渐“飘走”。

随风溜进空气里,四散飘开。

等你接完电话回来,接待过朋友回来,推门走进,整间屋子像是被茶香熏过一般,袅袅茶香径直溜入鼻端。

此时你才发现,茶没关掉,一直在煮,并且,水已经烧掉大半了。

赶紧关火,放凉,将茶汤倒出来。

鉴于投茶量是认真推算过比例的,就算长时间熬煮,也不至于把茶汤煮得太浓,但长时间的沸煮,仍旧挥发掉了大量的老白茶之香。

顾此便会失彼。

当茶香们跑到了空气中,帮你熏香了屋子,便不会再出现在汤水中,芬芳你的肚肠了。

失与失之间,只能哭笑不得。

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4个细节找出其中原因 - 天天要闻煮出来的茶汤,为什么没有泡出来的香气浓,4个细节找出其中原因 - 天天要闻

四、煮茶并不重在闻香。

在讨论煮出来的茶香与不香这个问题的最后,我们其实要明白一个朴素的原理,那就是,煮茶这个方式本身,它就不是基于有闻香的需求而产生的。

煮茶就是为了方便,为了想喝茶的时候随时有一杯热茶,为了省掉特殊情况下冲泡的不方便和繁琐。

是以,对那些不擅长驾驭盖碗,时常烫成红酥手的茶友而言,适合泡茶的秋冬季,就是他们大量喝茶的黄金时代。

尤其,煮茶喝还非常地省茶叶。

350克白茶饼,煮茶每次仅需两克三克,盖碗泡茶刚要五克。算下来,一块饼煮着喝,能喝更久,

更关键的是,真正的入冬之后,烧一壶水泡茶,没泡两冲热水就凉了,还得重新再烧沸,这个等待的过程,也很耗费人的心情,不如煮茶可以保温,温一壶茶能喝大半天,多么爽快。

有了上面的诸多优点,煮茶已经在冬季完胜泡茶了,至于闻出来的茶汤香气较弱一些,略平淡一些,也就不在需要较真的范围之内了。

一个女生,已经又美又足够优秀了,那她会不会洗衣煮饭,就不那么重要了吧。

我们要的是赏心悦目的解语花,又不是满身油烟的老妈子。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 天天要闻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如果要让你选出最喜欢的金庸小说是哪一部,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尽管《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这些金庸后期的作品更为成熟,但在多数金迷心中,最经典的一部应该是《射雕英雄传》,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可以说金庸是借这部作品在武侠小说界站稳了脚跟,而这部作品的成功,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