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儿童读物不足以讲述儿童的死亡

2024年04月15日15:45:19 育儿 1946

瑞典,他们研究了如何描述死亡以及它在儿童读物中扮演的角色。事实证明,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英雄之死的故事可以让小读者产生共鸣。

医生发现儿童读物不足以讲述儿童的死亡 - 天天要闻

据科学家称,死亡是需要与孩子讨论的关键话题之一。儿童文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让您更多地了解死亡这个每个人早晚都会遇到的现象,体验悲伤或了解什么可以帮助您应对死亡。然而,在某种程度上,死亡话题仍然是禁忌,根据这项新研究的作者的说法,应该更好地披露。

乌普萨拉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的一名医学专业人士研究了瑞典图书馆 1983 年至 2023 年出版的 62 本儿童读物,这些读物面向 12 岁以下儿童,其文章发表在科学杂志《死亡研究》上。年龄。她透露,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英雄之死的故事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通常,在研究的作品中,宠物或年长的亲戚(例如祖父母)死亡。一半的书提到了死亡原因。

主角——具有人类品质的儿童或动物——仅在样本的 6% 中死亡,即在四本书中。文章作者坚信应该有更多这样的故事。他们会帮助孩子认识到地球上的所有人都会死,包括他自己,并逐渐接受这个想法。患有绝症的儿童尤其需要这样的书:根据之前的研究,对他们来说,诚实、公开地谈论疾病和即将到来的死亡非常重要。

在样本中,只有 60% 的儿童读物中,作者使用了“死亡”、“死亡”和“死了”等词。在其余部分,这些概念被委婉的说法所取代:“睡着了”、“死了”、“永远消失了”、“停止了呼吸”、“去了天堂”。研究人员表示,儿童可能难以理解以下隐喻:

“你甚至可以这样吓唬孩子。例如,孩子会开始害怕睡觉,因为“睡着了”但没有醒来的人没有回来。”

大多数研究的书籍都描述了悲伤。一般来说,主角在亲密的人圈子里经历某人的死亡:亲戚、朋友。他们谈论悲伤并纪念死者。文章的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趋势,因为通过这本书,孩子们将悲伤理解为一个可能漫长但逐渐结束的过程。然而,研究人员指出,根据她的观察,在瑞典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描述悲伤的儿童文学要少得多。

文章作者还指出,书籍中的葬礼仅在基督教传统中描述。在她看来,儿童文学的编辑应该扩大作品所反映的观点:“死亡和悲伤与宗教密切相关,因为它们迫使我们质疑我们为何而生,为何而死,以及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人生哲学和宗教。”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 天天要闻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曾经有位网友问财经作家吴晓波,现在钱越来越难赚,普通人该投资什么行业最稳赚不赔。吴晓波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我投资家庭的未来才是最划算的。其实仔细思考我觉得他说得对,家庭经营好了,就是最大的资产,能扛住很多风险。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 天天要闻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内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总是和赌博联系在一起,母亲则停留在“离家出走”4个字上。今年31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妈妈。四川眉山51岁的王群(化名),27年来,也一直想念着被拦下的女儿。32年前,年仅19岁的她到内蒙古打工时与当地一男子“结婚”(未办理结婚证),次年生下了女儿玲玲。...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 天天要闻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很多妈妈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时待命的“保姆”。每天围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转,从早忙到晚,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爱好,甚至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协。可结果往往让人寒心,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还把妈妈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 天天要闻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在商河,“花香妈妈”承载着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守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成长。苔花虽小,也学牡丹盛开。这些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绽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样。以爱之名的旅程阳光透过窗户,在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5月10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详情>>▶ 雄姿英发!中国仪仗队步入莫斯科红场应俄罗斯国防部邀请,当地时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1...
“一百封信”之被夸 - 天天要闻

“一百封信”之被夸

在当年高考前的最后几封信里,我竟然被孩子再次“引以为傲”——孩子说,“今天老班(班主任)夸你了,就在办公室跟其他老师说,人家爸爸真是教育有一套,看看人家父女关系……”哈哈,我竟然一点也没觉得,我只是在做我喜欢做的事,世间又有哪个父亲不希望呵
百日重症宝宝高铁紧急转运 多方联动分秒必争与生命赛跑 - 天天要闻

百日重症宝宝高铁紧急转运 多方联动分秒必争与生命赛跑

近日(5月6日),贵州贵阳一名刚满百天,患有先天性咽喉发育不良的重症婴儿,因病情危急需要转至深圳市儿童医院救治。由于事发紧急,患儿家长没有买到去深圳的车票,只能先购买了去往广州南站的车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列车乘务员、车站值班员和医护人员接力联动,分秒必争,为患儿转院争取了宝贵时间。这名患儿在贵阳出生...
中化二建“同岁妈妈”:绽放于事业与家庭间的璀璨繁花 - 天天要闻

中化二建“同岁妈妈”:绽放于事业与家庭间的璀璨繁花

在中化二建,有这样一群独特而耀眼的女性——“同岁妈妈”。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她们便开启了与孩子成长同步的“妈妈旅程”。在时光的流转中,她们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工作与家庭之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坚韧与担当,何为温柔与慈爱。对于刚踏上事业征程的新手妈妈们来说,产后身体的变化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无疑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