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省妇幼保健院_热点话题】
麻醉工作中,总会碰到几个非常紧张的孕妈妈,满腹疑问,还会被吓得控制不住地浑身发抖,我们医护人员总是耐心地解答疑惑,温柔地安慰她们。
她们说:“医生,我好害怕喔!我看抖音,那个打麻醉的针又长又粗,我怕痛得很,可不可以全麻嘛?”

麻醉医生说:“乖乖,我们进行麻醉穿刺前都会先打局麻针,局部浸润麻醉做好后,穿刺会有胀痛的感觉,但是都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感觉,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以忍受。没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的,或者没有特殊紧急情况的患者,我们都首选椎管内麻醉。因为这是对母婴影响最小的麻醉,我们会在保证母婴安全的情况尽可能为你们提供舒适的麻醉体验!”
她们说:“医生,我从来都没有做过手术,没有打过麻醉,我不晓得咋个配合你,听说麻醉没有打好,情况严重的话可能要瘫痪,好嘿人喔!”
麻醉医生说:“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麻醉医生都会全程和你沟通。你有不舒适的感觉也要及时地向医生说明,便于麻醉医生调整。一般选取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与床沿齐平,尽量将腰部向后弯曲,状如“弓背”,使棘突间隙打开利于穿刺。麻醉医生会加压触摸患者脊柱定位穿刺点,你可能会感觉有点按压痛。然后消毒皮肤会感觉有点凉,但是不要乱动,也不要用手来摸。下一步穿刺点局部麻醉减少针刺痛苦,在麻醉穿刺针穿过每层组织时会有刺破感,不需要太紧张。穿刺成功注入局部麻醉药后,麻醉医生常以“皮肤试痛”或“冷盐水棉棒”测试麻醉阻滞平面。所有不要以为麻醉医生要故意弄痛你。麻醉医生会要求患者“配合”准确、迅速测定感觉平面,以达到最好的麻醉效果。麻醉效果有医生的一半“努力”,也有你的一半“功劳”。至于并发症,有发生的可能性,但正规的操作流程,加上患者的尽力配合,我们希望能大大降低这种发生率。”
她们说:“为啥子打了麻醉我感觉不到我的脚了喃?我想动一下。”
麻醉医生说:“不同神经纤维吧被阻滞的顺序是:血管舒缩→寒冷刺激→温感→对不同温度的辨别→慢痛→快痛→触觉→运动麻痹→压力感→本体感。因此,患者麻醉后通常会“最早”感觉到下肢或臀部等“发热感”,然后麻木感、痛觉消失、运动消失至本体感觉消失(即感觉不到下肢存在)。医生会在麻醉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询问患者的不同感受,以判断麻醉效果,这也是需要患者积极配合的,以便有利于患者麻醉效果的最优化。”
她们说:“医生,为啥子我打了麻药,感觉出不赢气,想吐?“
麻醉医生说:“椎管内麻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腹部肌肉、肋间肌和膈肌被阻滞的范围和程度。当大部或全部麻痹有不同程度的肺通气功能影响,患者会感觉“出不赢气”,这时医生会给患者进行“鼻氧管、面罩吸氧治疗”提高氧气的供应,不会造成缺氧,呼吸无力的感觉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会恢复。椎管内麻醉时交感神经被阻滞,迷走神经的功能相对亢进,胃肠蠕动增强,患者可能感觉恶心,重者呕吐。同时手术牵拉腹腔内脏、或血压下降,或呼吸乏力缺氧,综合因素作用可兴奋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此时麻醉医生会给予止吐药物治疗同时处理可能病因,比如升高血压、氧气吸入、补充液体等。”

孕妈妈们,麻醉不是打一针那么容易,也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吓人。深入了解麻醉,正确看待麻醉能让您轻松地度过这一段特殊的时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